正文复制

在2025年全市中心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中心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工作调度会,主要任务是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效,深入剖析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深层症结,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全面部署,旨在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强大的合力、更务实的举措,推动城区交通秩序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取得常态长效的扎实成果。
刚才,大家共同观看了中心城区交通秩序的暗访短片,片中反映的问题触目惊心、发人深省。相关部门也分别汇报了近期的工作进展,讲得都很好,既有成绩的梳理,也有问题的反思。总体来看,自整治工作启动以来,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中心城区的交通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路面通行效率有所提升,一些顽瘴痼疾得到了初步遏制。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体一线执法人员、管理人员和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汗水,应当给予充分肯定。
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交通秩序整治工作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复杂性、长期性、反复性并存的系统工程。当前取得的成效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基础尚不稳固。从暗访片和日常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来看,深层次的矛盾依然突出,治理的瓶颈亟待突破。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执法监管存在盲区,部分路段、部分时段的管理力量薄弱,导致违法行为“打地鼠”现象时有发生,常态化管控的韧性不足;二是停车供需矛盾尖锐,随着机动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停车泊位供给的结构性、总量性短板日益凸显,乱停乱放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形象和交通秩序的最大痛点;三是共治共享基础薄弱,市民群众的文明交通意识、主动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治理格局尚未完全形成。这些问题,既是表象,更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一次深刻检验。面对这些挑战,回避不是办法,懈怠更不可取。必须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对症下药,标本兼治。下面,围绕如何深化下一阶段的整治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升站位深化认识,以系统思维引领交通治理现代化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交通秩序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抓好中心城区的交通秩序,绝不仅仅是解决“堵”和“乱”的问题,其背后关联着经济发展、民生福祉与社会稳定的大局。
首先,要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来审视交通治理。一个城市的交通运行效率,直接决定了其要素流动、资源配置的效率。通畅有序的交通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一环。反之,一个拥堵不堪、秩序混乱的城市,必然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居民的生活品质,最终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将交通秩序整治工作置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棋局中去谋划和推进,将其作为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释放发展活力的基础性工程来抓。
其次,要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度来把握交通治理。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出行难、停车难、交通安全隐患等问题,是当前市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最为关切的民生问题之一。解决好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去年一年,全市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高达741920起,其中醉驾案件就有275起,每一个冰冷的数字背后,都可能是一个家庭的悲剧,都警示着交通安全治理的极端重要性。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将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家门口的交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