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2025年全市全市服务业运行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服务业运行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全面听取今年1—8月全市服务业的运行情况汇报,系统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精准研判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相关部门的同志分别作了汇报,情况分析得比较透彻,提出的建议也很有针对性。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客观认识当前服务业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经济恢复进程中的多重压力,全市上下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积极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阶段性成效。从数据来看,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日益凸显。根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654.2亿元,同比增长6.0%,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了71.5%,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是高达73.7%这充分说明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引擎作用持续增强,2025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均实现了稳健增长,为全市经济的平稳开局贡献了重要力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对标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以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0%的年度目标,当前的工作仍面临不小的压力和挑战。首先,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传统服务业占比依然偏高,改造升级的步伐还不够快;另一方面,以研发设计、科技服务、法律会计等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其次,一是融合发展深度不够。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两业融合”仍然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缺乏深度嵌入产业链、价值链核心环节的标志性项目和平台。生活性服务业的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再次,是新增长点培育不足。虽然我们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平台经济、首店经济,但在项目招引和落地见效方面,成果还不够丰硕。部分新兴服务业态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尚未形成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头部企业和产业集群。最后,要素保障和政策落实仍有堵点。部分企业反映,在享受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时还存在流程较长、门槛较高等问题。高层次、复合型服务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机制仍需完善,人才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这些问题,既是短板和弱项,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