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2025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回顾总结的复盘会,更是一次认清形势、加压奋进的动员会。
当前,我们正处在几个关键时间节点的交汇期。从全年工作看,这是承上启下的攻坚期,各项年度指标任务到了最后冲刺的阶段。从城市发展看,这是我市高质量迈向万亿级GDP城市的收官期,每一分努力都直接关系到发展大局的成败。从战略任务看,这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胜之年,市场监管部门肩负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系统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奋力冲刺“下半程”,确保把发展的“黄金期”真正变成高质量的“丰收季”。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在砥砺奋进中坚定发展信心
今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六个建设”目标,精准落实《提升清单》各项要求,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服务发展大局展现新作为。始终将市场监管工作置于全市发展大局中谋划和推进,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一是经营主体培育量质齐升。我们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优化准入准营环境,推动经营主体总量和质量双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实有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长,全年新登记经营主体有望突破15万户,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二是营商环境优化精准有效。我们的工作是以“实证清单”为指导,这种方法的核心是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我们主动对标国家最新发布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单事项已从2022年的117项精简至106项,有效破除了隐性壁垒。同时,我们创新监管方式,在全省率先将“市场监管轻微违法免罚轻罚清单”升级至4.0版,清单涵盖了更多领域,明确了适用条件,让监管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真正实现了对市场主体的“无事不扰、有需必应”。三是质量品牌建设成果丰硕。大力实施质量强市和知识产权强市战略,“*优品”培育工作扎实推进,一批代表我市产业优势和质量水平的优质产品正在走向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专利授权量和商标注册量持续增长,有力支撑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提升监管效能实现新突破。积极顺应数字化变革趋势,大力推进智慧监管,监管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一是智慧监管体系加速构建。全市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整合数据资源、再造监管流程,初步形成了“一网统管”的监管格局。例如,在城市管理和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已新建和整合了数百个高空监控点位并叠加了气象等多元数据,实现了对重点区域的全天候、全覆盖监控。二是人工智能应用初见成效。AI算法在监管执法中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在部分试点区域,AI智能识别系统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对占道经营、违规广告、后厨卫生等46类常见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自动抓拍、识别和预警,分析准确度达到85%以上极大地提升了问题发现和处置效率,实现了“监管效能最大、监管成本最优、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的目标。三是信用监管基础不断夯实。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逐步健全,我们对超过30万户企业进行了信用风险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监管的精准性和靶向性显著增强,实现了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
(三)守住安全底线筑牢新屏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守住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底线。一是食品安全监管全链条发力。我们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圆满完成了各项食品安全保障任务。2024年以来,全市已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超过4万批次,在重点区域实现了每千人9.4批次的抽检覆盖率,问题发现率和核查处置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校园食品安全、网络订餐监管等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