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xx县孝廉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弘扬孝廉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镇安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廉洁自律有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研究挖掘孝道文化与廉政文化的思想内核、本质联系,大力实施孝廉文化建设,努力为助力乡村振兴,助推镇安高质量发展铸魂、赋能、聚力。
  一、现状与成效
  (一)强化舆论宣传,崇孝尚廉氛围初步形成。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宣讲宣教,建设单位、镇(街道)村(社区)孝廉文化墙326处,孝廉文化书屋92处;建立“栗乡清风”AAA公众号、X风廉政AAA群等孝廉文化宣传平台22个,利用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广泛宣传孝忠美德和廉洁理念,引导广大民众自觉传承孝老爱亲、廉俭节义的优良传统。依托县镇两级X校,开展以弘扬孝道、清廉自守为主题的“乡音X课”宣教宣讲236场,知孝廉、敬孝廉、尚孝廉的氛围初步形成。
  (二)强化教育引导,孝廉主题活动丰富多彩。把孝廉文化建设与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打造“一厅四地”充分融合,将孝廉规范纳入村民“一约四会红十条”和“礼仪镇安”建设,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孝心少年、孝廉家庭等评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尊亲敬祖、廉俭孝义的内生动力。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常态化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教育,使“忠孝促廉”价值理念深入人心。持续深化反腐倡廉主题教育,全方位推动X员干部以廉立德、以廉修身、以廉尽孝。通过各种主题活动的开展,在全县初步形成了崇孝尚廉的思想共识。
  (三)强化示范引领,孝廉文化创建深入推进。以聂焘廉洁文化园为轴心,东往青铜关、西往云盖寺、北往回龙,利用广告牌、灯箱、公交站牌、栏杆等,打造三条孝廉主干线,带动全县各机关、校园、景区、社区、院落等创建孝廉文化示范点28个,推动以青少年书屋、职工书屋、农家书屋、政协书屋、金台书院等孝廉文化“书香”阵地建设,成立了镇安阅读协会、镇安家庭教育促进会等孝廉文化传承弘扬社会公益组织,初步形成点辐射、线连接、面开花的良好格局。挖掘本土资源,依托镇安县绣屏公园,倾心打造聂焘廉洁文化园,将聂继模的《诫子书》作为重点内容,弘扬聂焘“传承家风、躬身为民、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创作了《聂焘》《晏安澜传》等优秀孝廉文学作品,编著了《镇安传统家教读本》,征编出版了《镇安家谱文化集萃》文史资料,收录镇安境内优秀家训族规300余篇60万字,创作各类孝廉文艺节目120余个,举办各类孝廉文化进基层活动68场次。多措并举,推动孝廉文化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二、问题与成因
  (一)宣传普及不到位,孝廉氛围不浓厚。存在孝廉文化宣传不经常、不系统、不全面,形式单一等现象,仍存在子女不赡养老人、恶意分户、虐待老人等问题和厚葬薄养等陋习;对孝与廉的内在联系没有充分融合,以孝促廉的认识还不深刻,以孝养廉的理念不强;把孝廉文化融入全域旅游、城市建设、山水乡村建设、吃住购娱等日常生活,作为产业来抓的大环境尚未形成;现实题材的孝廉文化文艺作品不多,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氛围还不浓厚。
  (二)资源利用不充分,作用发挥不明显。镇安县孝廉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古有张仲、聂焘、晏安澜等贤臣廉吏,今有全国“孝老敬亲模范”陈进梅,“中国好人”雷娇、马华等。但因挖掘不深入、研究不到位、利用不充分,使优秀的本土传统文化没有充分发挥传承文明、凝智聚力、助推发展的强劲作用。如月河镇有西周名臣张仲,他生于此葬于此,被称为历史上“孝友第一人”,这里是孝文化发源地,柞水县已利用该文化资源打造了“孝义厅”文旅融合项目,形成了文化产业,而我县至今仍未将该文化资源充分发掘利用,使优秀的本土传统文化资源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