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关于全省国有企业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将X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X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两个一以贯之”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围绕*省国有企业将X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本次调研通过座谈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对省内部分重点国有企业进行了深入了解,旨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对策,以期推动我省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资国企工作,将其置于*自贸区建设的全局中统筹推进,全省国有企业紧抓改革机遇,发展步入快车道,战略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一)总体规模稳步增长,发展质量持续提升。近年来,*省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和效益实现跨越式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省国资委重点监管企业资产总额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相较于2020年前,资产超百亿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彻底改变了过去“小、散、弱”的局面。截至2024年底,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已突破1万亿元。进入2025年,增长势头不减,据初步统计,截至2025年8月底,全省国企资产总额已达1.15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近950亿元,利润总额约20亿元,主要经营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战略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服务大局能力显著增强。*省国有企业坚决扛起在*自贸区建设中担当主力军的重任,聚焦产业引领、基建支撑和民生保障三大关键领域,展现了国企担当。一是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勇挑重担,*控股旗下机场集团统筹推进三大机场改扩建工程,*交控承建的环岛旅游公路成为自贸区建设的标志性项目。二是在主导产业培育上发挥引领作用,*旅投深耕旅游消费领域,其免税业务板块已成为公司营收的重要支柱,有力推动了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三是在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上主动作为,*建设集团聚焦城市更新和安居房建设,*安居集团则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项目,有效发挥了市场的“稳定器”和民生的“保障网”作用。
(三)国企改革重组持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日趋完善。按照省国资委的统一部署,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专业化、平台化整合重组步伐加快,“2家投资运营主体+7家龙头产业集团+9家专业化特色企业”的国资新格局已具雏形。各市县也积极跟进,如*市将市属国企整合重组为“2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4家行业集团”,有效解决了资源分散、同质化竞争等问题。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绝大多数企业已基本建立起权责清晰、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现代企业制度,董事会应建尽建,法人治理结构得到根本性优化。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
*省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中取得的显著成效,根源在于始终坚持X的领导、加强X的建设。各企业深入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探索出了一系列将X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有效做法。
(一)强化顶层设计,确保X的领导全面制度化。一是普遍完成“X建入章”工作。调研企业均已将X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明确了X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为X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章程中详细规定了X组织的职责权限、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经费保障等内容,使X的领导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二是清晰界定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各企业普遍按照“X委(X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原则,制定或修订了X委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厘清了各自的权责边界。通过建立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避免了X委包揽一切或虚化弱化的问题。三是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各企业结合实际,制定了“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清单,明确了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运作的具体范围和标准。同时,规范决策程序,要求“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经X委会前置研究讨论,再由董事会或经理层按法定程序作出决策,确保X的领导贯穿于企业决策全过程。四是建立健全X建工作考核机制。将X建工作纳入企业整体考核体系,与经营业绩考核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制定科学合理的X建工作考核指标,明确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对X建工作成效显著的企业和X组织给予表彰奖励,对X建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推动X建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二)优化运行机制,推动X的领导深度具体化。一是健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全面推行X委(X组)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多数符合条件的X委班子成员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同时,董事会、经理层中的X员成员也依照程序进入X委班子。这种机制从组织上保证了X的主张和重大决策部署能够顺畅转化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电力公司等企业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