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XX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025年度前三季度工作总结(精品)
  2025年以来,在XX市生态环境局和旗委、旗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紧扣区域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秉持科学、严谨、高效的工作准则,全面履行环境监测职责,扎实推进各项监测任务,为精准治污、科学决策及持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技术支撑。现将2025年前三季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工作情况
  前三季度,中心围绕年度工作目标,坚持系统性规划与精细化执行相结合,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得到显著提升。
  (一)强化顶层设计,监测网络布局日臻完善
  中心严格依据《2025年XX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监测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XX旗生态功能区划与环境管理需求,制定了详尽的《XX旗2025年度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在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下达的国控、区控断面水质监测、农业面源污染监督性监测等常规重点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本区域特色监测网络的建设。为全面掌握辖区主要水体水质动态,中心在XX河干流及其与各XX苏木乡镇、XX区的交界地带,科学优化增设了8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实施每月一次的常规监测。同时,为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对辖区内7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了季度性水质全分析监测。这一系列举措,构建了覆盖更广、响应更灵敏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立体监测网络,为动态评估水环境质量、预警潜在风险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聚焦核心任务,监测数据支撑作用凸显
  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心圆满完成了年度计划前三季度的各项监测任务,涵盖了入河排污口监督性监测、重点污染源企业执法监测、农业面源污染状况监测、XX河干流及交界断面水质监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水质监测等,累计完成市、局下达的各类指令性监测任务共计50项。
  在此期间,中心实验室共分析处理各类环境样品约3200个(批次),出具具备法律效力的监测报告50份。具体数据分析如下:
  1.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累计完成地表水样品分析约1500个,监测范围覆盖XX河全流域及其他重点水体。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29项常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辖区内地表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到92%,无劣Ⅴ类水体出现。关键指标如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的合格率分别达到95%和97%。个别断面在丰水期出现了总磷指标的短期超标现象,超标率约为4%,经溯源分析,主要与降雨径流带入的农业面源污染有关。此数据为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精准治理提供了关键依据。
  2.地下水及饮用水源地安全状况:累计完成地下水样品分析约600个,监测涵盖全部7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对39项指标进行了检测。监测结果表明,所有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稳定达标,合格率高达98.5%,有力保障了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仅在2处深层地下水监测点位检出铁、锰指标轻微超标,检出率分别为8%和5%,超标率低于2%,这与XX区域高背景值的地质特征相符,不构成直接的公共卫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