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青年干部廉政谈话暨警示教育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今天,局X组召开青年干部廉政谈话暨警示教育会议,既是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会议通报的典型案例触目惊心、发人深省,既有理想信念滑坡的根源,也有权力失控失范的表现,更有制度执行不力的教训,再次敲响了廉洁从政的警钟。我们要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促改,始终绷紧纪律之弦,严守ZZ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切实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我市实践贡献青春力量。
一、深刻剖析风险诱因,清醒认识青年干部面临的廉政挑战
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身处干事创业的关键阶段,却也面临多重廉政风险诱惑,主要诱因集中在四个维度。
(一)思想防线、法治观念薄弱的内在隐患。年轻干部大多缺乏复杂环境历练,理想信念易受冲击。部分同志对X纪法规认知模糊,认为“小恩小惠不算腐”,从收受节日电子礼品卡、游戏点卡等“定制化小礼”开始放松警惕;还有些因虚荣心、攀比心作祟,沉迷网络游戏“氪金”、高档消费等不良嗜好,在入不敷出时铤而走险,挪用公款或接受利益输送。财务岗位的年轻干部还可能因专业能力不足、风险意识欠缺,在“人情请托”下突破流程红线,随意调整账目、越权审批。
(二)心态失衡引发的行为偏差。一是“付出与回报”失衡,部分年轻干部觉得自己学历高、干劲足,却因职务晋升较慢、薪资待遇未达预期,产生“努力不值当”的消极心理,进而想通过“灰色收入”弥补落差;二是“横向对比”失衡,看到同龄人身处企业或自主创业获得高额收入,对比自身稳定但有限的薪资,滋生“心理不平衡”,逐渐放松对廉洁底线的坚守;三是“挫败应对”失衡,在工作生活中遭遇挫折、批评或群众误解时,不能正确调整心态,反而产生“破罐子破摔”“搏一把”的想法,甚至通过违规操作宣泄情绪、寻求“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