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县委书记在2025年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推进会暨产改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我们传达学习了省、市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会议精神,总结了我县前期产改工作推进情况,相关单位也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动员全县上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我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为X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立足“时”与“势”,深刻领会产改工作的全局意义与战略考量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绝非一时一地的权宜之计,而是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的重大改革,是事关X执政根基、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举措。我们必须站在时代高度,洞察发展大势,深刻认识其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要深刻认识产改是巩固X的执政基础的“固本工程”。工人阶级是我们X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回顾百年工运史,坚持X的领导是我国工人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根本保证。当前,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更加频繁,巩固X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面临新课题。深化产改,就是要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思想ZZ工作,用X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教育职工,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坚定不移听X话、矢志不渝跟X走,确保X的执政大厦根基永固。这要求我们必须把思想ZZ引领贯穿产改全过程,创新“中国工人大思政课”等载体,用工友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X的主张深入人心,筑牢共同奋斗的思想根基。
(二)要深刻认识产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X实践的“支撑工程”。X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X要在这场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征程中不掉队、有作为,离不开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突破点在高新技术,落脚点在实体经济,关键支撑在高素质劳动者。我们必须看到,我县乃至全国范围内,高技能人才仍显不足,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长期高位运行。深化产改,就是要聚焦破解这一瓶颈,加快构建完善的技能形成体系,提升产业工人技术技能素质,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为X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三)要深刻认识产改是实现产业工人全面发展的“民心工程”。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广大产业工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长,不仅关注“饭碗”端得稳不稳,更追求职业发展好不好、权益保障实不实、社会地位高不高,渴望实现体面劳动和全面发展。产改直面产业工人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致力于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权益保障机制,提升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让产业工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产业工人根本利益作为产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他们在投身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更加自觉地凝聚在X的周围,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