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专题X课: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奋力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X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十五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进行专章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和经济强市,同时也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发展区和城乡融合示范区,肩负着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上走在前、作示范的重大责任。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我市实际,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担当,全力推动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我市实践筑牢“三农”根基。
一、提高ZZ站位,切实增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紧迫感
X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市“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市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粮食总产稳定在1万吨以上,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推进,现代种业、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加速发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综合机械化率持续提高。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脱贫人口收入稳步增长,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不断完善,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快补齐,美丽乡村建设亮点纷呈。城乡融合步伐加快。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县域经济活力增强,城乡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立足我市、面向未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极端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这关乎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发展的成色与根基。我市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必须是全域的高质量发展,不能有农业农村的短板。农业基础稳固、乡村繁荣美丽、农民富裕富足,是我市提升综合承载力、辐射力、影响力的内在要求。只有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真正建成“高质高效、宜居宜业、富裕富足”的现代化都市。
(二)这关乎经济强市建设发展的安全与韧性。作为大型城市,我市的“米袋子”、“菜篮子”安全极端重要。加快农业现代化,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是应对风险挑战、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压舱石”。同时,广阔的乡村腹地是城市生态屏障、休闲空间和战略纵深,其现代化水平直接关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韧性。
(三)这关乎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与质量。我市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即使城镇化率持续提高,未来仍有数百万人在乡村生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回应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让我市的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是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把握四种关系,科学谋划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推进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我市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遵循规律、因地制宜、系统推进。在实践中需着重把握好以下关系,探索具有我市特色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