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XX街道办事处2025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缴工作情况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好2026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征缴工作,XX街道办事处在XX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XX区医疗保障局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应保尽保、全民参保”的核心目标,通过周密部署、广泛宣传与精准服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2025年度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与主要做法
2025年是全面推进2026年度城乡居民医保集中征缴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XX街道X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ZZ任务来抓,系统谋划、多措并举,全力推动医保惠民政策在辖区落地生根。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体系
为确保征缴工作有序、高效开展,街道层面迅速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社区负责人、相关科室骨干为成员的“2026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征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和信息报送。
年初,街道办即召开专题动员部署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精神,明确工作目标、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将参保指标细化分解至各社区,形成“街道统筹、社区主抓、网格兜底”的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全年累计召开3次工作推进会和多次专题调度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难点、堵点问题。在人员配置方面,抽调街道及各社区精干力量,组建了一支超过50人的专项工作队伍,并邀请XX区医保局专家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系统性政策培训,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准确掌握政策、熟练操作流程,成为群众身边的“医保政策明白人”。通过压实责任链条,为高效完成征缴任务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精准解读政策把握核心惠民导向
做好医保征缴工作,前提是深刻理解并准确传达政策。街道工作团队深入学习研究了2026年度城乡居民医保的最新政策精神,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核心变化与惠民亮点,并将其作为宣传工作的核心内容。
1.缴费标准与财政补助。2026年度的个人缴费标准维持在每人每年400元,未随经济发展水平上调,体现了国家稳定群众缴费负担的政策考量。与此同时,财政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每人每年不低于700元,这意味着居民个人缴纳的每一份保费,都将获得更高额度的财政资金支持,医保基金“蓄水池”更加充实,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2.保障待遇稳步提升。政策明确指出,2026年度的医保待遇将进一步优化。一是门诊保障更加健全,普通门诊统筹报销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有所提高,部分地区报销比例可达50%以上,有效减轻了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就医负担。二是住院报销水平持续巩固,在不同级别的定点医疗机构,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70%至90%之间,并对起付线进行了结构性优化,进一步降低了大病住院的个人支出压力。
3.强化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宣传中特别强调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的协同效应。基本医保重在“普惠”,解决基础医疗需求;大病保险则聚焦高额医疗费用,对超出基本医保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的部分进行“二次报销”,部分地区大病保险的年度支付限额已提升至数十万元,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医疗救助则作为托底保障,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给予参保资助和更高比例的医疗费用救助,确保弱势群体病有所医。
4.优化参保与激励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