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经济日报/2022 年/4 月/29 日/第 007 版财金
搭场景、建生态、拓服务——
商业银行“ 碳” 路前行
本报记者 于泳
多家商业银行近日在绿色金融方面有了新举措。4 月 22 日,中信银行基于绿色金融体系打造的个人碳普惠平台——“ 中信碳账户” 正式上线。4 月 25 日,民生银行发布“ 民生碳 e 贷” 产品。
记者从中信银行了解到,“ 中信碳账户” 已实现基础功能应用,主要包括碳账户开通、碳减排量记录、低碳科普、碳排放计算器等功能模块,还引入电子信用卡申请、电子账单、线上生活缴费等特色金融场景。未来“ 中信碳账户” 还将引入绿色出行、二手回收等更多场景。中信银行副行长吕天贵表示,为助力“ 双碳” 目标实现,在集团制定的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基础上,中信银行大力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探索制定绿色金融解决方案。本次发布的“ 中信碳账户”,是围绕城市的碳普惠机制建设,由国内银行主导推出的个人碳账户,让用户的绿色低碳行为可计量、可追溯,推动绿色低碳广泛融入民众生活。
据民生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民生碳 e 贷” 产品体系包含四大服务场景。一是“ 低碳普惠”,依据碳评价数据,给予减碳效应优惠权益包,加强对普惠金融的支持。二是“ 降碳融链”,依托能源大数据提供绿色增信,赋能供应商降碳提效,打造能源绿色供应链。三是“ 减碳通关”,依据降碳表现,助力跨境中小微企业向减排要效益,提升减碳收益。四是“ 节碳科创”,针对“ 专精特新” 企业,依据其“ 碳账户” 评价结果,打造全产品链、全周期、全场景优惠产品。
兴业研究首席绿色金融分析师钱立华认为, 这些尝试说明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服务 “ 双碳”目标的创新步伐在加快,绿色金融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呈现主流化的态势。一方面,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产品不断丰富, 从企业客户向零售客户延伸。 虽然目前的绿色金融服务以企业客户为主,但部分银行开始推出面向个人的绿色产品消费贷款、绿色低碳信用卡、个人光伏贷和基于个人碳账户的绿色金融服务。另一方面,绿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