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银行保险报/2022 年/11 月/22 日/第 001 版
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在 2022 年金融街论坛上的主题演讲
(2022 年 11 月 21 日)
人民银行X委书记 银保监会主席 郭树清
尹力书记、殷勇代市长,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参加 2022 年金融街论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坚强领导下,北京市委市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走在全国前列。尤其令全世界惊叹的是,在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下,北京如期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和第十三届冬残奥会,取得极富特色堪称完美的巨大成功。让我们再一次向北京市表示热烈祝贺!向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X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解决供给侧结构性短缺。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我国的各项社会事业虽然也取得历史性巨大进步,但与实际需要和可能相比,这些领域普遍欠账较多,发展明显滞后。截至 2021 年末,按人口平均计算,我国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床位仅为发达国家的七分之一左右;养老床位约为发达国家平均的 50%左右,失能老人护理供给十分紧缺,医养结合服务好的机构“ 一床难求”;国民教育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新市民子女就学面临诸多困难;适龄劳动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约为发达国家的一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2.41 平方米,而发达国家是 15 至 20 平方米;图书馆和博物馆数量不足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
社会领域各项事业关乎民生、连接民心,承载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社会事业大多也是经济学意义上的高附加值服务行业,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到 2035 年要把我国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毫无疑问,这意味着要聚集巨量的要素资源,建设更多的建筑业工程和宏大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推动社会领域“ 硬件”“ 软件”
实现跨越式提升。说到社会领域投资,首先容易想到的就是政府财政。谁都希望财政能增加投入,财政确实也能不断加大投入,但是与现实需要相比,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我国总储蓄率高、社会资金相对宽裕,只有统筹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等各方力量,才能优化配置各类资源,全面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的进程。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 金融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可以发挥特殊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交通建设方面创造了一个世界传奇。从 1984 年“ 沈大高速” 开工,1999 年“ 秦沈客专”开建,在不到 40 年时间里,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金融
体系将巨额的国民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为交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要借鉴“ 贷款修路、收费还贷” 这一成功实践,改革完善社会领域投融资体制。强化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配合,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衔接,支持符合条件的医院、学校,以及文化、体育、养老、托育等机构借助多种融资工具实现高质量发展。毋庸讳言,过去曾经发生过一些负面案例,有的医院、学校由于盲目举债或管理不善陷入经营困境。为避免发生类似问题,必须遵循各类社会事业的内在规律,差别化地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融资主体、金融机构各自的约束机制。要重点关注现金流平衡,科学设定债务融资预警监测指标,确保机构和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二,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也是改善社会领域供给的重要举措。截至 2021 年
第 1 页 共 3 页
末,我国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口 10.29 亿人,基金结余 6.4 万亿元。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覆盖职工超过 7000 万人,积累基金 4.4 万亿元。第三支柱方面,经过近些年的清理整治,目前真正具有养老属性的保险产品快速增加,为人民群众积累了规模超过 5 万亿元的养老责任准备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一年来,投保人数超过 25 万,其中包括 4.7 万新产业、新业态劳动者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养老理财已发行 49 只产品,规模合计 1000 亿元。昨天,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已在五个城市试点推出。不久前, 《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正式发布,相关配套政策陆续出台,个人养老金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最要紧的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名实相符、运作安全的商业养老金融产品。通过优化大类资产配置,设立收益平滑基金和风险准备基金,为不同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的群体,提供相匹配的养老金融产品。三个支柱所积累的养老保险资金,都应坚持“ 长期投资长期收益、价值投资创造价值、审慎投资合理回报” 理念,将一定比例投入社会领域的事业和产业,发挥出强大的“ 动车组” 作用。
第三,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对于增强社会领域投融资能力、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二十大报告指出,“ 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