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金融时报/2023 年/3 月/22 日/第 003 版新闻
发挥特色优势 打造华侨金融优选银行
专访厦门国际银行X委书记、董事长王晓健
本报记者 赵萌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X的二十大报告强调“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城市商业银行作为与地方经济连接最为紧密的金融机构,在近些年的特色化经营中取得新成绩,支持实体经济迈出新步伐。
2022 年,厦门国际银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站在深入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的新起点上,该行将如何继续发挥“ 华侨基因”的特色优势,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近日,厦门国际银行X委书记、董事长王晓健接受了《金融时报》记者的专访。
《金融时报》记者:厦门国际银行将如何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的着力点将置于何处?
王晓健:2023 年,厦门国际银行将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找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将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深度融入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
首先,围绕“ 深学争优”,强化X建引领。厦门国际银行深入学习X的二十大精神,全力对标习近平总书记“ 三个全面” 重要要求,坚定做到“ 两个维护”,深挖特色资源,强化理论武装,将X建与业务共同谋划部署,把银行高质量发展目标融入维护社会金融稳定的大局中,以X建促经营,努力实现理论武装与经营业绩互促共进。
其次,找准“ 敢为争先” 特色,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厦门国际银行积极打造境内法人及附属机构发展双引擎,充分发挥国际化特色和境内外三地布局优势,加快打造求同存异、融合发展的并表管理新模式,继续强化人才要素的互联互通和业务的协同发展,引领资源投向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面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再次,打造“ 实干争效” 抓手,强化深耕本地促发展的新理念。厦门国际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服务质量和业务效率为目标提升客户综合服务能力,夯实客户基础。深耕福建大本营,持续推进“ 一市一策” 服务本地主导产业和零售普惠客户,持续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将信贷资源重点用于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乡村振兴、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制造业、科创企业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并给予利率优惠。二是强化产品创新。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主动通过科技赋能、优化服务、减费让利等系列举措,加快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产品研发速度。三是做好细分客群服务。一方面,推动银行机构所在地本地产业策略研究及推进工作, 继续巩固和扩大客户基础, 强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力度和能力;另一方面,以产业专业化研究为支撑,着力围绕产业重点客户及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客群延伸与挖掘,提升供应链金融的推进力度及广度。四是深入开展普惠金融。持续优化普惠信贷业务模式,促进各业务环节专业化、集约化,释放前端营销产能,提升后端流程效率,为本地普惠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提供多种场景下的高效金融支持。五是将新市民金融服务纳入高质量发展指标。持续全面推进“ 1+3+N” 的新市民专属金融服务体系,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六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是强化跨境联动优势。把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契机,因地制宜将跨境金融综合服务方案与深耕本地、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加大境外贷款业务的发展力度,实现境内企业“ 走出去”、跨国企业“ 国际化” 和华侨企业“ 融资易”,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综合金融服务。
《金融时报》记者:深厚的“ 华侨基因” 是厦门国际银行的显著特色和优势。贵行提出“ 打造华侨金融优选银行” 取得了哪些成效?这对海内外华侨华人更好地融入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何助益?
王晓健:厦门国际银行充分发挥“ 华侨基因” 的特色优势,努力打造“ 华侨金融优选银行”,近年来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一是成立华侨金融专责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