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金融时报/2023 年/3 月/10 日/第 001 版
把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抓好抓实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X委书记、董事长吴富林
本报记者 赵萌
过去一年,我国经济发展遭遇新冠疫情等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进出口银行立足自身职能定位,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在支持稳外贸稳外资、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那么,进出口银行将如何继续立足主责主业,发挥好政策性金融作用?近日, 《金融时报》记者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X委书记、董事长吴富林进行了专访。
《金融时报》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进出口银行去年是如何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助力实体经
济发展的?
吴富林:进出口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在去年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情况下,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坚持“ 快、准、时、新”,支持稳经济大盘、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放、支持外贸稳定发展等措施应出尽出、应出快出,使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全力做好“ 扩、优、聚、补、提” 五篇文章。
一是扩大资金投放,全力以赴稳经济大盘。进出口银行切实履行政策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责使命,落实落细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项目的支持,确保早投放、早落地、早见效,高效、圆满完成两批次 684 亿元基础设施基金投放,支持的项目带动了上万亿元总投资规模。超额完成 1000 亿元基础设施领域贷款新增计划。2022 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突破 5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 12%,投放力度为历年之最。
二是优化信贷结构,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进出口银行把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置于突出位置,着力推进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投放,支持企业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助力关键领域破解“ 卡脖子” 难题,推动制造业强龙头、铸链条、壮集群,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截至 2022 年末,进出口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 1.82 万亿元,在境内贷款中占比近半,新增贷款创 3 年新高。
三是聚焦主责主业,促进国际经贸合作稳步发展。进出口银行突出特色优势,以空前力度投放外贸信贷,推动外贸保稳提质。截至 2022 年末,外贸产业贷款余额 2.87 万亿元,较年初新增超 4700 亿元。坚定服务国家对外工作大局,坚持标志性项目和“ 小而美” 项目并重,推动高质量共建“ 一带一路”。
四是补强薄弱环节,助力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出口银行加大绿色金融工作力度,助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截至 2022 年末,全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 4400亿元,增长逾 30%。切实提升小微企业服务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截至 2022 年末,小微企业转贷款余额超 1500 亿元,增长逾 26%。
五是提升资产质量,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在应对经济下行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