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金融时报/2023 年/3 月/10 日/第 004 版特别报道
农业科技现代化、返乡人员就业创业、乡村建设行动⋯⋯
乡村振兴新图景催生农村金融新需求
本报记者 宋珏遐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在过渡期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 1.3 万亿斤以上,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得以强化;乡村建设行动启动,农村改革进一步扎实推进。过去五年,我国“ 三农” 领域发展取得一系列新成就。在此基础上,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工作提出建议,包括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等。这意味着,下一步,我国需要加力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持续优化要素配置和机制创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2022 年,我国粮食产量达 1.37 万亿斤,继续保持增长;全年猪牛羊禽肉也实现稳产。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产,让我国粮食价格和食品价格在去年诸多外部因素冲击下仍保持了稳定,也促成了总体消费价格的稳定。到 2022 年底,全国耕地面积 19.14 亿亩,连续第二年止减回增;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62.4%。这些都是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
不过,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产需仍呈现紧平衡态势,结构性问题仍需解决;农业经营者收益不稳定和生产活动易受气候影响等问题普遍存在;农业产业附加值不高、多层次农产品需求待满足的现象也有待改变。
对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给出了方向,包括重视粮食产能、加强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建设、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等,而“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
以提高粮食产能为例,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严建兵提出,要走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良种培育、农业机械、智慧农业等科技攻关,构建以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方向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
对于农业科技和装备的重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也有所体现。改革方案提出,将科技部拟订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导农村科技进步职责划入农业农村部,科技部所属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也划入农业农村部。将科技部涉及“ 三农” 的职责、职能机构划转,更好地体现了对农业科技应用的重视,能够更有效发挥相关机构职能整合的优势。
促进人才双向流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仍处于城镇化进程中,每年有上千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分类放宽或取消城镇落户限制,十年 1.4 亿农村人口在城镇落户。与此同时,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统计,2012 年至 2022 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量累计达到 1220 万人。城乡人才、劳动力已显现出双向流动的态势,这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X的十八大以来,在区域均衡发展趋势和各类政策的带动下,各方人才汇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