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银行保险报/2023 年/3 月/9 日/第 001 版
充分发挥中小银行差异化优势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原银行X委书记、董事长徐诺金
本报记者 胡杨
中小银行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主体,是服务小微企业的主力军,是贯彻落实普惠金融不容忽视的力量。面对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命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推进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改革化险。
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之路涉及诸多方面,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原银行X委书记、董事长徐诺金接受了《中国银行保险报》专访,就中原银行提升资本管理水平、中小银行发力财富管理及普惠“ 三农” 等话题分享了他的观点。
前瞻性开展“ 资本新规” 准备工作
《中国银行保险报》 :近期,银保监会会同人民银行就《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公开征求意见,对三档商业银行提出差异化的监管要求。从个体情况看,新规对中原银行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新规要求,中原银行在进行哪些相应的准备?
徐诺金:本次修订是近十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方面的第一次大规模修订,对整个银行业将产生深远影响。根据新规要求,中原银行属于第一档银行,需全面对标国际标准实施较为精细化的资本计量方法。新规就账簿划分、三大风险加权资产计量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对中原银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规对银行业的风险计量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商业银行对风险暴露进行更为全面和细致的划分,突出对优质客户、普惠小微客户的轻资本优势,同时对于违约客户进行惩罚性计提资本占用;二是要重视对客户基础信息的整理,细分风险暴露所需的基础信息粒度细且难度大,相较以往客户数据信息搜集方式来说,新规对行内存量数据的补录和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计量模型变化较大,资本计量系统对接上游系统数量多,改造任务重,新规实施时间紧,行内资本计量系统改造面临较大的时间压力。
近年来,中原银行数据转型成果显著,金融科技赋能风险的精细化计量对新规实施形成了强有力支撑。前期,中原银行已开展多轮数据治理工作,围绕本次新规进行了充足准备。中原银行还前瞻性地建设了市场风险管理系统、操作风险管理系统,为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精细化计量打下坚实基础。在前瞻性开展各类资产规划配置方面,中原银行在 2023 年资产规划布局中,已提前按照新规要求进行资产配置,加大对零售、普惠资产投放力度,对公业务方面也提升了优质客户市场占比,助力地方实体经济发展。
新规的出台,对银行的资本、风险计量和业务发展都提出了更加复杂和精细化的要求,也对模型和相关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直以来, 中原银行都十分注重提升风险管理与资本管理能力,今后将继续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能力建设上给予高度重视和资源投入,强化风险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持续有效推进新规落地。
打造陪伴式财富管理服务
《中国银行保险报》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越来越多国人出现资产配置需求,金融资产占居民财富的比重和规模迅速增长。在此背景下,银行发力财富管理正当其时。与其他类型金融机构相比,中小银行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优势有哪些?
徐诺金:尽管从客户群体、队伍能力、投研支撑、集团协同等角度看,中小银行财富管理业
务与大型银行差距较大,但中小银行开展财富管理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地缘人缘优势。中小银行通常是地方法人银行,具有显著的地缘人缘优势。中小银行业务范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围具有地域性,在本土财富客户营销、优质投资标的获取等方面能获得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更多支持。与国有大行、大型股份制银行相比,中小银行与客户联系更加紧密,更为重视高净值客户之外的富裕客群和大众客群的服务,这为中小银行财富管理占据细分市场提供了发展空间,也为与各家财富管理机构的紧密合作奠定基础。
机制灵活优势。中小银行管理层级更加扁平化,机制灵活,决策效率高,管理成本低。净值化转型以后,财富管理受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更加明显,财富管理正从“ 以理财产品营销为中心”转向“ 以客户全方位资产配置服务为中心”。同时,中小银行有更灵活的经营策略和风险防范机制,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和动力,与客户的距离更短,更容易挖掘客户的个性化特征,通过产品服务创新,可以形成特色化经营模式。
渠道下沉优势。中小银行深耕地方,渠道下沉,对财富客户的信息更加了解,往往是本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