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县域经济报/2023 年/4 月/27 日/第 009 版金融
宁德农商银行:以普惠思维解码乡村振兴
本报调研组
福建省宁德市地处闽东沿海,自然资源丰富,有海上天湖、百里画廊之美誉。进入新时代,宁德市因地制宜谋发展,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赶超,2022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554.62 亿元,同比增长 10.7%。取得这样骄人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当地银行业的大力支持,地处宁德主城区的宁德农商银行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近年来,宁德农商银行始终坚持“ 立足小微、服务三农”,不断强化产品创新,打造“ 蓝色金融” 特色品牌,创建首批“ 海上信用渔区”,推出“ 绿色专营支行” 和“ 绿色金融走廊”,为服务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打造“ 海上信用渔区”
破解渔业生产融资难题
宁德市三都澳海域是福建省大黄鱼重点养殖区域,渔排网箱养殖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年产量约 6.29 万吨,产值约 22.18 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大黄鱼加工和销售集中区。随着大黄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不少养殖户面临资金不足难题。由于无法提供标准抵押物,养殖户只能通过民间借贷解决资金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宁德农商银行依托大数据支撑,推行信用建设,多措并举推进信贷模式创新。
以融合创新为突破口,宁德农商银行持续提升大黄鱼产业链服务能力。对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等集团客户为“ 产业龙头带动” 典型进行综合授信,以点带面,辐射渔区养殖户渔品产销、饵料经营、冷链物流发展。采用“ 合作社+养殖户”“ 龙头企业+养殖户” 模式,共带动三都澳及周边海域大黄鱼养殖基地 318 个,养殖户 3300 多户,网箱 5 万多口。
养殖大户郑祥安养殖大黄鱼已有多年,以前每到年底资金极其紧张,自从参与信用养殖户评
定后,每逢资金需求高峰期,宁德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会主动联系临时增信,基本解决了临时性资
金需求。郑祥安高兴地说:“ 有了宁德农商银行这个金融后盾,我们养殖户心里踏实多了。” 为不
断拓宽金融服务通道,宁德农商银行积极融入当地政府普惠金融信用村、镇建设,锚定“ 政府主
导、银行搭台、渔民受益” 的方式,建立以海上养殖产业为基础的“ 海上信用渔区” 三级创建工
作机制,持续打造“ 海上信用渔区”。目前,已评定海上信用渔区 6 个,信用小组 63 个,信用户
928 个,累计临时增信客户 103 户,金额 2.6 亿元。
创建“ 绿色金融走廊”擦亮“ 名茶之乡” 品牌
宁德市蕉城区产茶历史悠久,是“ 中国名茶之乡”。全区现有茶园面积 13.3 万亩,惠及茶农
23 万多人。为摸清当地茶产业金融需求实际情况,宁德农商银行成立专项调研小组,在辖区内针对茶农、茶商、茶企三大主体分别展开调研,深入了解茶产业链上下游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及时掌握基本信息和相关情况变化,研究制定金融服务方案。
福建大宝峰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是蕉城区比较有代表性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