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 年/4 月/19 日/第 008 版成果推介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龙岩学院科研处 杨玉凤
数字化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升金融服务包容性最受认可的解决方案。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可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和中低收入群体金融服务中长期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加速释放金融包容性进程,让普惠金融服务更广泛、更深入、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推进优质公共服务共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等意义重大。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理论创新与实践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将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扶持中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提升社会福祉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在践行普惠金融和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数字经济时代,构建场景金融的关键在于数据、数字技术和场景三个方面。以数据为核心、数字技术为驱动、场景为实践,不断探索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推动金融服务能力下沉,将是未来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发展普惠金融,目的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特别是要让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关注长尾人群的金融需求,依托数据科技手段,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加快完善弱势群体金融服务,不断推出普惠型及差异化金融产品,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助力共同富裕。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命脉所在,金融需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遵循。数字普惠金融的优势在于,将数字化手段与传统金融供给功能相结合,通过数字技术大幅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和运营成本,使得金融服务范畴和可及性得以大幅提升,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优化融资方式,打通传统普惠金融面临的“ 最后一公里” 难题,并将其惠民普惠业务作用发挥出来,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聚焦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从获客渠道、营销方式、客户服务、信用评级和风控手段等方面推动普惠金融提质增效,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此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精准扶贫的责任和使命。通过科技的力量赋能金融,推动网络化、智能化金融业务与生产生活场景深度融合,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将更加便捷、高效,金融将会更快、更便捷、更精准服务实体经济,使得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拥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是助力小微企业纾困的有力抓手。围绕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纾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