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金融时报/2023 年/5 月/26 日/第 003 版新闻
怎样让消费“ 马车” 跑起来?
访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
本报记者 马玲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加快培育新型
消费,推动文旅消费等,随着这些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消费市场明显回升,尤其是以餐饮业为代
表的接触型服务业和聚集型消费大幅回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 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
43.8%;营业性客运量成倍增长,电影票房也大幅增加。
热腾腾的“ 烟火气” 再度回归,为经济复苏提供了底气和信心,一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66.6%,比去年全年明显回升,是三大需求中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消费回暖的背后隐忧犹存。 《2023 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从国内看,疫情“ 伤痕效应” 尚未消退,居民收入预期还在恢复,青年人就业压力较大,消费复苏动能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如何看待下一阶段的消费形势?全年消费恢复向好有哪些有利条件?有效稳定消费增长有哪些举措?针对这些问题, 《金融时报》记者对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进行了专访。
《金融时报》记者:近期,居民旅游、出行、就餐等需求进一步释放,带动相关服务消费行业快速恢复;直播带货以及一些新的网红消费模式,对消费的带动也在逐步增强。如何看待当前及下一阶段消费形势?全年消费恢复向好有哪些有利条件?
叶银丹:当前,中国经济仍在持续恢复过程中,未来消费有望随着经济恢复而保持较好恢复趋势。“ 五一” 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 2.74 亿人次,已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 119.09%,说明当前线下消费已经恢复到和疫情前差不多的水平。从全年经济恢复趋势来看,一季度的增长是经济的“ 修复”,4 月和 5 月是经济的“ 恢复”,真正的强劲反弹,特别是消费的反弹可能在下半年出现。
全年消费恢复向好的有利条件如下:一是今年经济总体恢复向上。虽然当前失业率问题值得关注,但工业、服务业恢复较好,未来失业率有望逐步下降。同时,居民的收入也会随着经济的恢复而恢复,有利于增强消费的信心和预期。二是政策会持续支持消费恢复。今年经济的恢复主要依靠消费的恢复,各地区各部门今年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推动文旅消费等。随着这些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将会进一步推动消费持续扩大。三是政府导向支撑消费恢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支持就业、扩大就业放在首要位置。国家对就业的支持力度会不断加大,有利于夯实消费恢复的基础。
《金融时报》记者:消费市场逐步回暖的背后,不仅有政策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金融力量
的赋能。下一步,金融机构还需要在哪些方面精准发力,助力消费热潮延续?
叶银丹:下一步,金融机构要助力消费热潮延续,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精准发力:一是聚焦民生重点领域,倾斜信贷资源。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撬动作用,应针对老龄群体、学生群体、中等收入群体等不同客群需求,有重点地开发有针对性的消费金融产品,实现精准促消费及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二是利用金融推动旅游餐饮等服务业恢复发展和扩大规模。一方面,可以发放专项贷款建设特色旅游项目,帮助旅游产业恢复和扩大规模,更好地适应当前居民增长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适时发放消费券,推动餐饮、住宿、旅游、文化娱乐等服务型消费持续增长。通过助力旅游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