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经济日报/2023 年/6 月/5 日/第 007 版财金
商业银行开辟绿色金融新赛道
本报记者 王宝会
X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近年来,绿色金融日益成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新赛道。绿色金融在实践中取得哪些新变化?记者就此话题进行了调研。
加快绿色信贷投入
从市场发展角度来看,金融机构作为提供资本市场融资服务的行业主体,近年来持续以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为抓手,取得积极成效。今年 4 月底,人民银行发布 2023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一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 24.99 万亿元,同比增长 38.3%,比上年末低 0.2 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27.2 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 3.39 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 9.19 万亿元和 7.47 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 66.7%。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任玉洁表示,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市场环境下,绿色信贷保持了引领与带动作用,不仅数量与规模在扩大,在产品种类上,包括碳配额相关的信贷创新等也在持续丰富。同时,从银行业表现来看,A 股 42 家上市银行披露2022 年年报显示,约半数银行重点提到自身在绿色金融方面的发展情况,绿色信贷还有进一步增量提质的空间。
近年来,人民银行充分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利用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为绿色低碳生产提供低成本融资。 “ 商业银行探索差异化的绿色金融管理和服务方式,引导绿色信贷资金精准滴灌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持续推动产业链绿色转型。同时,还设立绿色金融专项通道,确保优先审查审批,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 ” 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徐礼纯表示。
在X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目标的绿色发展指引下,绿色金融“ 线路图” 已进一步明晰。原银保监会曾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明确银行机构要坚持稳中求进,调整完善信贷政策和投资政策,积极支持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建设。专家表示,这不但有助于引导银行业发展绿色金融,积极服务兼具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各类经济活动,且能更好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充实丰富金融工具
我国工业的部分领域能源结构严重偏碳,污染排放依然严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尤为迫切。商业银行贡献“ 金融力量”,坚持金融向绿而行,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过多年探索,我国 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市场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有望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5 月 24 日,兴业银行成功落地上海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3 年度第一期绿色资产支持票据,发行规模 21.1177 亿元,全场认购倍数达 2.51 倍,是银行间市场首单绿色、 科创双标类 REITs。“ 类 REITs 是兴业银行针对客户 REITs 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重要一环。兴业银行借助多层次 REITs 产品,有效满足用户盘活存量资产需求,推动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 兴业银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林舒表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行。商业银行加快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将绿色作为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