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金融时报/2023 年/7 月/25 日/第 006 版银行新闻
理财产品费率“ 价格战” 打响
让利促销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
主持人 《金融时报》记者 张冰洁
特邀嘉宾:普益标准研究员 董丹浓、赵伟
在理财产品规模持续回暖的背景下,近期,各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让利促销,打响了产品
费率“ 价格战”。
据《金融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 6 月以来,已有数十家理财公司发布了调降产品费率的公告。自 7 月以来,产品费率“ 降价潮” 的热度依旧有增无减。
除了调降费率之外,也有部分银行理财公司对超额业绩报酬进行了调整,即在产品达到收取
超额业绩报酬的标准后,决定不收取该笔费用。
什么是超额业绩报酬?调整理财产品费率和超额业绩报酬将带来哪些影响?对于银行理财
子公司来说,“ 让利促销” 是实现获客的长久之计吗?
近期, 《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普益标准董丹浓、赵伟两位研究员,针对上述投资者关注的话题一一作出解答。
《金融时报》记者:近期,银行理财子公司密集下调理财产品费率,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董丹浓:尽管今年以来理财规模有所回升,但理财公司仍然面临较大的规模压力。作为吸引投资者、抢占市场份额的方式之一,降低产品费率在中短期有利于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成本,重塑投资者的信任。
同时,继今年以来银行业多轮“ 降息潮” 后,6 月银行存款利率依然延续下行态势,6 家国有大型银行及多家股份制银行存款挂牌利率相继再度下调,执行利率正式迈入“ 2 时代”。存款利率呈现下行趋势, 居民的理财偏好及银行的营销重点也迎来转变。 理财公司审时度势再掀费率 “ 价格战”,有助于其尽早抢占市场份额。
随着理财公司产品规模的持续上升,盈利能力不断增强,规模效应为其下调费率留出了一定
空间,阶段性促销让利消费者的行为,在留住老客户的同时还能吸引新客户。
《金融时报》记者:什么是超额业绩报酬?对理财公司而言,下调超额业绩报酬将带来哪些
影响?
董丹浓:超额业绩报酬是指当理财产品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