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信阳日报/2023 年/7 月/26 日/第 003 版专题
源头“ 活水” 激发澎湃动力
——市金融工作局聚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助力老区绿色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赵锐
巍巍大别草木葱郁,千里长淮碧波东流,自然禀赋根植于此,让生态成为信阳最大的发展优
势,绿色成为信阳最深的发展底色。
乘着绿色崛起的东风,这里唤醒埋藏在山水之间的巨大“ 绿矿”,真正变成价值连城的“ 金
矿”,打开了信阳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 十四五” 以来,信阳市紧抓双碳战略机遇,紧跟省委十大战略,全面实施“ 1335” 工作布局,着力打造大别山(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秉持“ 产业为基、金融为器、绿色为本、创新为魂” 的方向基调,探索出独具信阳特色的绿色崛起道路,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中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第二季度,全市绿色贷款余额 196.8 亿元,较年初新增 52.5 亿元,同比增长 58.2%;累计使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投放贷款 32.8 亿元,位列全省第二位。数字见证铿锵步伐,市金融工作局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上又交出一份出彩答卷。
引金融“ 活水”,加快老区振兴,加速绿色崛起,赋能高质量发展,美好信阳,未来可期。立梁架柱,以规划政策作引领
“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是加快信阳绿色崛起的重要支撑,要锚定目标,强力推进,切实把生态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助力信阳市打造‘ 两个更好’ 示范区、美好生活目的地。” 2022 年 6 月 24日,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信阳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三年行动方案(2022 年-2024 年) 》 。方案印发后,信阳成为全省首个出台绿色金融专项实施方案的省辖市。
自此,在组织架构层面,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申建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多次召开推进会,专题听取进展汇报;汇集金融、发改、生态环境、财政、人行、银保监等部门骨干力量,设立专班集中办公,每周召开例会抓落实。在工作机制层面,实施“ 3+N” 工作机制,即市金融工作局、人行信阳中心支行和信阳银保监分局 3 家部门牵头,有关县区、部门和金融机构等 N 个主体配合。在金融机构层面,实行绿色金融“ 一把手” 负责制,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专营机构,打造绿色金融“ 六专” 机制。全市上下逐渐形成市县(区)一致行动、部门协同共进、金融系统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
为全面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申建工作,推动我市金融活水向绿色领域加速聚集,我市正式发布信阳市绿色金融“ 十大政策体系”,涵盖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融资担保、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供应链金融等各个领域。将各银行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情况纳入《信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考核激励办法》 。稳步推进统计制度建设,建立包括绿色贷款、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的绿色金融统计与评估体系。
我市以央行绿色金融“ 三大功能、五大支柱” 为基石,结合信阳生态优势、产业基础与发展现状,明确通过 4 条特色路径带动全市绿色金融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大别山(信阳)北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县、潢川县等地先行探索“ 两山理论转换”;绿色金融支持淮河(上游)生态经济带建设;绿色金融引领未来人居科技创新发展先行,以羊山新区为主的中心城区重点承接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升级先行先试工作;绿色金融助推豫东南高新区打造零碳示范产业园⋯⋯
下一步,我市将力争在两年内通过 4 条特色路径积极推动实践,最终实现“ 一区两翼”、以
第 1 页 共 3 页
点带面、逐步辐射全域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 信阳经验”。
建强体系,创新发展作动力
“ 产业为基、金融为器、绿色为本、创新为魂”。信阳绿色产业的发展崛起离不开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支撑。定目标、明路径、建体系、挖特色、激动能、见成效,信阳市全面开启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申建工作,努力在革命老区探索绿色金融实践中走前列、树标杆、作表率。
2022 年 10 月 26 日,全省首家绿色支行——中信银行信阳羊山绿色支行在信阳正式落地。中信银行信阳羊山绿色支行的落地,标志着河南省银行业首家绿色支行正式落户信阳,是信
阳市贯彻落实“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应时之举,是加快老区振兴、加速绿色崛起的创新之举。与此同时,也是我市金融系统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务实之举一个缩影。
中原银行信阳分行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建成绿色金融服务大厅;建行信阳羊山支行挂牌河南省首家绿色金融主题网点;工行太古支行挂牌河南省首家绿色金融主题网点;中行羊山支行挂牌河南省首家绿色金融主题网点;中原农险信阳分公司获批挂牌绿色保险产品创新基地和实验室; 平安财险挂牌河南省首家绿色金融试点单位; 太平洋财险获批河南省首家绿色保险试点单位;中金财富信阳营业部获批挂牌绿色证券营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