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金融时报/2023 年/7 月/27 日/第 005 版新闻
天津农商银行 加强支付环境建设 提升农村支付服务水平
本报记者 李庶民 郭光锐 通讯员 李鹏 李旸
改善农村支付方式,满足农村多层次支付结算需求,对于加快农村地区资金流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天津农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人民银行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部署要求, 持续巩固优化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 推动移动支付便民服务向农村下沉,积极与各类便民服务合作共建,不断提升农村支付服务水平。
夯实渠道建设基础 提升服务质量
农村金融网点是银行服务的直接窗口,天津农商银行优化网点布局,努力建设农村金融服务桥头堡。根据农村业态分布特点和支付需求,该行制定了《服务下沉 全力助推乡村振兴——零售网点双转型三年规划方案》,不断优化营业网点、服务站点布局。制定并启动实施“ 吉祥驿站”建设工作,推动服务站点转型升级。截至 2023 年上半年,天津农商银行共有营业网点 402 家,在天津市约 2000 个自然村建立金融服务站 976 家、 金融服务便民点 907 家, 累计实现交易 278.35万笔、交易金额 29.60 亿元。针对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问题,该行合理调配资源,加大金融自助设备在农村地区的布放量。截至 2023 年上半年,共布放各类自助设备 1234 台,其中,自助存取款一体机(CRS)、自助取款机(ATM)等现金类自助设备 671 台,智能柜台(STM) 、移动智能终端自助设备 563 台。2023 年上半年,该行现金类自助设备累计交易笔数 437.22 万笔,交易金额 111.23 亿元,单台设备日均交易笔数 36 笔,智能柜台交易笔数 184.66 万笔。
优化互联网渠道业务 延伸金融服务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