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农村金融时报/2023 年/8 月/14 日/第 B01 版农信
山西绛县农商银行
金融赋能 “ 三红产业”
大拳头产品
打造县域经济三
本报记者 王磊
夏末秋初,有着“ 全国最大优质山楂生产基地县” 之称的山西绛县,漫山遍野的叠翠层林中,缀满枝头的山楂已次第泛红,10 万亩即将迎来采摘季的山楂林为这个“ 七山二岭一分川” 的山区县增添了绚烂的色彩。
绛县地处中条山西北麓,日照长、温差大、海拔高,再加上独特的富硒土壤,非常适合种植大樱桃、山楂、草莓等水果。近年来,绛县农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立足本土实际,锁定樱桃、山楂、草莓等“ 三红” 特色产业,扎实推进“ 机制、模式、服务” 三个创新,助力“ 三红产业” 发展。截至目前,扶持全县种植大樱桃 5 万余亩,山楂种植 10 万亩,草莓种植 5000 余亩,“ 三红产业” 年产值近 8 亿元,已成为县域经济的“ 拳头” 产品和支柱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发展目标。
精准对接
为产业注入“ 金融活水”
“ 农商银行在去年放贷 200 万元帮我村解决 19 个大棚建设资金的基础上,今年又现场送贷
670 万元,再次为我们提供了扩大种植规模的资金。” 看着崭新的大棚设施,西灌底村委会主任牛波满怀感激。
牛波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5 年前,西灌底村还是个无主导产业、无集体经济、无种养大户的“ 三无村”。2017 年,西灌底村被确定为省级扶持村集体经济试点村,通过X支部引领,绛县农商银行及时精准对接扶持,村里成立了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樱桃种植。截至目前, 该行已累计为该村发放樱桃大棚贷款 2164 万元, 余额 900 万元;助力发展日光温室大棚 37 个,每个大棚的平均产量 5000 公斤左右,实现收入超过 10 万元。如今,西灌底村已逐步实现村集体和村民收入的“ 双增长”。
在绛县像西灌村这样得益于农商银行金融服务“ 精准对接” 的村子还有很多。为给“ 三红产
业” 发展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该行借助“ 推进整村授信,助力乡村振兴” 契机,组织高
管、中层负责人、客户经理采取包片、包村进驻的方式,对 10 个乡镇 8619 户“ 三红” 种植户和
140 余家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等开展大调研、大摸底,评级授信。
在调查了解“ 三红产业” 种植情况的同时,该行根据种植户的信誉程度、经营能力、资金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