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银行保险报/2023 年/8 月/28 日/第 003 版新闻
交通银行:房地产资产质量管控是重点
本报记者 许予朋
“ 在利率中枢不断下移的环境下,商业银行以规模驱动业绩增长、以吨位和体量作为竞争力的传统发展模式, 可能要进行升级和转轨。” 8 月 25 日, 在交通银行 2023 年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行长刘珺表示。
上半年经营业绩报告显示,截至 6 月末,交行实现营业收入 1.55 亿元,同比增长 4.77%;资产总额 13.81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6.33%;客户贷款余额 7.80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6.86%;客户存款余额 8.58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7.93%。
在经营效益保持稳健、业务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目前交行也面临稳定息差、防控重点领域
金融风险等问题。如何升级转轨以保住稳健经营的势头?这备受市场关注。
全力拓展低成本核心负债
从经营情况来看,上半年交行实现利息净收入 823.87 亿元,较上年末减少 3.15%。非利息净收入 547.68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9.46%;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滑 0.78%,投资收益同比增长 90.41%。
对于投资收益的大幅增长,刘珺解读,投资及公允价值变动对交行业绩存在正面加成。
业绩报告披露,上半年交行人民币净息差同比下降 22 个基点,主要是资产端受存量浮息贷款重定价、收益较高的信用卡及个人住房贷款增长缓慢、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等因素影响,贷款收益率下降较多。同时,负债端受企业、居民投资及消费意愿不足影响,存款成本率虽有所下降,但降幅低于贷款收益率降幅。
交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表示, 交行将逐步建立低成本负债、 稳定资产收益的可持续息差模式。一是持续打造业务特色,提高优质资产负债的获取能力。二是优化资产负债配置。统筹资产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统筹信贷和非信贷资产配置,提升非信贷资产回报率。三是统筹好存款与非存款负债管理。
对公信贷、零售信贷增速分化
上半年,大型银行在增加信贷投放、稳定实体经济方面承担了“ 挑大梁” 角色。
根据业绩报告,截至 6 月末,交行客户贷款余额达到 7.80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6.86%。其
中,境内行人民币对公实质性贷款较上年末增长 10.36%,增量超 4200 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
平。从结构上看,交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涉农贷款增速分别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