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金融时报/2023 年/8 月/31 日/第 011 版服务
海安农商银行 激发“ 制造” 内生动能 焕发“ 制造” 蓬勃活力
本报记者 徐绍峰 通讯员 朱峰 王婷婷
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海安农商银行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服务制造业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监管政策要求,将制造业重点领域贷款投放视为全行信贷业务的重中之重,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支持力度,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截至2023 年6 月末,海安农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256.44亿元,比年初净增 21.89 亿元,增速达 9.3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0.08 个百分点;制造业贷款占该行贷款总额的 43.72%,比海安市制造业贷款占比高 23 个百分点;该行制造业贷款投放占海安市制造业贷款的 62%。
优化资源配置 激发“ 制造” 内生动能
优先支持制造业发展。以《中国制造 2025 南通实施纲要》为导向,结合海安地区工业构成特色,海安农商银行加大对科创型、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纺织、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能源等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实施差别化优先支持的信贷政策,将信贷资源倾斜配置到重点新兴产业和传统支柱产业的“ 智改数转” 项目中,逐步提高重点产业贷款占比和重点产业相关项目在信贷储备项目中的比例。瞄准“ 高轻新绿” 项目,该行主攻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项目和龙头型、配套型项目,做好项目相关金融服务。该行在科创金融支持中重视企业第一还款来源,依据企业的经营流水、人员工资、税负缴纳及物流、信息流、生产周期等情况,对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增加信用担保额度,扩展企业融资渠道,全面完成投放任务,做到制造业贷款“ 月月增”,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占比稳步提升。
全力助推科创企业项目。海安农商银行创新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色信贷产品,实现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户数持续增长。该行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金融供给力度,针对推出或更新的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名单,快速反应,给予批量授信,满足客户生产经营中的金融需求。该行充分运用“ 苏科贷”“ 小微贷” 等产品,进一步做好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服务;聚焦首贷户、他行客户以及对利率敏感、需增额但缺乏有效担保的本行存量客户等四类重点客群,该行针对客户类型及需求匹配相应信贷产品,合理缓释业务风险。该行的科技支行充分发挥特色支行作用,与政府、产业园、科技局等部门紧密合作,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持续优化提升科创金融服务质效,充分满足科创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
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海安农商银行特设 30 亿元制造业专项贷款额度,助力企业培育内生动能。该行设立了普惠纾困专项资金 10 亿元,助力受困制造业企业更快获得信贷支持;设立银担合作专项资金 10 亿元,加大对创业人员、重点领域小微企业等客群的金融支持力度,大力推广“ 小微贷”“ 微企易贷” 等银保担合作政策性金融产品,合理确定担保放大倍数,简化担保流程,提高审批效率;设立科创专项资金 10 亿元,着重对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等名单内企业进行精准走访,助力科技型企业转型升级。
优化产品服务 焕发“ 制造” 蓬勃活力
与时俱进,创新金融产品。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