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华合作时报/2023 年/9 月/22 日/第 B01 版农村金融
金融驱动,迈向“ 制造强国”
——苏南地区农商银行支持制造业发展纪实
本报首席记者 胡宏开 通讯员 单鹏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特别是苏南地区的制造业在全国制造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苏南
地区农商银行主动扛起了一份责任与担当,为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金融力量。
近期,本报记者采访调研了无锡农商银行、太仓农商银行、昆山农商银行,见证了苏南地区
农商银行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的澎湃金融动力。
无锡农商银行:
做“ 中小企业信赖的金融伙伴”
8 月 10 日,无锡市新吴区鸿山街道机光电产业园。无锡腾达海川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宏源在讲述无锡农商银行对其支持时难掩激动心情: “ 每当企业遇到困难时,无锡农商银行总是及时出现在身边,真是我们的知心人、贴心人。”
2021 年,腾达海川公司刚建好厂房、购置了新设备,流动资金出现紧张,无锡农商银行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为其提供了 2000 万元信贷支持,使得当年公司销售额超 3000 万元,实现当年投产、当年受益。
对腾达海川公司的支持,是无锡农商银行支持千万家制造业企业的一个缩影。
截至 2023 年 6 月末,按监管统计口径,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 322.44 亿元,较 2020 年 6 月末增加 104.83 亿元;制造业贷款户数 5134 户,较 2020 年 6 月末增加 1643 户;制造业贷款不良率为 0.49%,较 2020 年 6 月末下降 1.15%。增量、扩面、提质、降本的数据背后,是无锡农商银行支持制造业发展的责任担当和善作善成。
信贷政策倾斜。该行在授信政策指引中明确提出,加强对发改委支持的物联网、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中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领域的支持,推动信贷资金投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保持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行业投入,择优支持技术先进、环保达标、经营稳定的企业。
创新金融产品。该行针对制造型企业的特点,不断创新信贷产品:推出“ 微易贷” 贷款产品,担保灵活,信用保证抵押皆可,额度最高 1000 万元,且支持初创企业;创新物联网金融产品— —“ 物联动产贷”,通过盘活企业原材料、产成品等流动资产作为贷款质押物,破解制造型企业因缺乏可抵押固定资产导致的融资难;推出“ 知易贷”,为拥有专利权、商标权、软件著作权的科技型企业提供质押担保。
该行还与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合作,将企业参与质量标准制定以及在质量方面取得荣誉等相关情况作为信用授信主要依据,落地全市首笔“ 标易贷”;探索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方式,为一家测量设备制造企业发放无锡市区首笔以出让性质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进行抵押的流动资金贷款。
精准匹配需求。该行根据不同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规模、周期和风险状况等因素,
合理设置授信额度使用及单笔贷款期限。对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
第 1 页 共 4 页
可控等领域, 重点增加中长期贷款。 截至 2023 年 6 月末, 该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 75.12 亿元,较 2020 年 6 月末增加 48.36 亿元,增速 180.73%。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行加大对制造业企业信用贷款力度,制造业信用贷款从 2020 年的 18亿元,增至 2023 年的 38 亿元,增幅达 111%。
助企纾困解难。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无锡农商银行与制造型企业结成“ 命运共同体”。该行运用无还本续贷、展期、借新还旧、政府转贷应急资金等多种纾困方式,多举措缓解制造型企业还本付息资金压力。今年以来,该行总计为 795 户制造型企业通过无还本续贷方式转贷 20.10 亿元;为 291 户制造型企业通过申请政府应急资金进行转贷 27.14 亿元,较好地解决了制造型企业贷款接续的问题。
“ 本土银行、方便快捷、服务周到”。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客户讲得最多的话,也是无锡农商银行支持制造型企业的真实写照。
太仓农商银行:
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 有了农商银行的支持,我们发展信心更足了。”
2014 年拿地建厂,2016 年建成投产,到如今年产值 2 亿元。坐落在江苏太仓市城厢镇南漳泾路的上海阿美泰克工业设备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的每一步发展,太仓农商银行既是见证者,也是坚定的支持者,信贷资金规模从 2000 万元,扩大到如今的 7000 万元。
阿美泰克公司财务总监滕永柳表示,“ 正是有了太仓农商银行的一路相随,不离不弃地支持,才有我们公司前进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太仓农商银行自改制以来,便锚定“ 回归本源、支持小微、服务地方经济” 市场定位,与广大制造业主体共生共融,共同成长,以全生命周期助力制造业发展。
强化战略引领。该行在战略上将制造业贷款投放作为经营工作的重要方向,单列信贷计划,强调全行制造业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2023 年《信贷工作指导意见》提出,要持续支持制造行业发展:优先扶持积极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优质制造业企业;加快融入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梳理企业的难点、痛点,为企业规划提供精准金融支持;积极投放中长期贷款,挖掘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加速与生物医药、汽配制造等优质制造企业合作等。
深化精准走访。深入开展客户走访调研,了解企业融资需求,精准营销促投放。2023 年,该行启动“ 普惠春风暖千企” 扩面工程,对制造业企业开展专题走访,细分为三个走访专题:一是存量企业复工走访,加深关系寻契机;二是首贷客户发掘走访,全力以赴找突破;三是项目资讯跟踪,抓住机遇提质效。截至 2023 年 6 月末,全行走访企业 2112 户,落实授信 89 户,授信总额超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