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证券报/2024 年/1 月/8 日/第 A03 版资管时代
以金融支点“ 撬动” 科技创新 浙商银行书写“ 科技金融” 大
文章
本报记者 张佳琳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我国正踏上建设科技强国的新征途。一项项科技创新,如同春季播下的一粒粒种子,不断开辟激活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春耕夏长秋收冬藏,科技创新是一段充满不确定性的漫长旅程。从研发投入,到成果产出,再到项目产业化落地。可以说,每个阶段都是一场未知的征途,亟须金融活水的润泽滋养。但受制于“ 轻资产、缺担保、强波动、难评价” 等融资特性,科创企业往往难以获得传统的信贷支持。
在科技创新的征途中,金融机构能够扮演何种角色?浙商银行始终在思考。在经过大量的企业调研与信贷实践后,该行逐步在“ 新”“ 全”“ 专”“ 久” 四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与优势。持续丰富优化产品矩阵,全面升级科创企业全图景服务方案,为企业提供“ 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综合金融服务⋯⋯浙商银行正以金融支点“ 撬动” 科技创新,助推科创企业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破局融资困境
以金融活水滋养科技之花
“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晚唐诗人韦庄笔下,浙江桐庐的绝美风光令人无限向往。峰峦竞秀,江河争流,山水交融间清幽殊绝韵致倍添。桐庐,自古以来便赢得无数文人墨客的赞叹,在苏轼看来更是“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
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当地紧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山水生态优势,将产业与环境有效融合,打造出富春山健康城、富春江科技城等产业城区。这片沃土之上,一朵朵科技之花正在金融“ 活水” 的浇灌下成长绽放。 由知名专家杨光华创立的浙江华医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 华医健康”)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从以肿瘤预防为主题的生命养护基地“ 光华生命谷”,到配备全天候健康顾问等医疗设备的“ 智慧康养中心”,再到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治疗和术后康复的“ 光华未来医院” ⋯ ⋯ 突破肿瘤治疗的核心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落地,从而给更多人带来医疗福音,是杨光华长久以来追求的目标。
杨光华介绍,2017 年,其带领团队发明的“ 纳米枪” 恶性实体肿瘤治疗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进行了全球首例针对晚期肝癌的临床试验并取得成功。华医健康以“ 纳米枪” 实体肿瘤治疗技术为核心,构建了集肿瘤治疗、肿瘤康复、肿瘤预防、精准体检于一体的防治体系。
鲜为人知的是,在创业过程中,杨光华的所有积蓄几乎被耗尽。在他最困难的时刻,浙商银行“ 雪中送炭”,向杨光华发放了 500 万元信用贷款,真正做到让“ 智产” 从轻飘飘的纸张,转变为沉甸甸的信用。
从最初的 500 万元,到 2000 万元,再到 3000 万元,华医健康发展的每个关键节点,都有浙商银行为其“ 保驾护航” 的身影。“ 浙商银行‘ 金融向善’ 的初心与我们学成归国、为祖国添砖加瓦的一腔热血是非常一致的。其金融服务人才的做法,更是为我们回国创业,以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铺好了金融沃土。” 杨光华坦言。
丰富产品矩阵
第 1 页 共 2 页
实现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相较于传统企业,科创企业高风险、高成长的发展模式,以及轻资产、缺抵押、缺担保、难评价等融资特点,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加专业化、更加多元化的金融支持。面对这道难题,浙商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