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重庆政协报/2024 年/1 月/23 日/第 009 版
为加快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加油干 2024 两会特刊
2023 年重庆金融业增加值 2591 亿元
看“ 智融惠畅” 工程如何赋能西部金融中心
市委金融办
2023 年,重庆金融业通过启动实施“ 智融惠畅” 工程,着力提升金融集聚辐射、服务实体经济、数智创新、开放引领、风险防控等关键能力,行业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服务质效显著提升,改革开放创新争先进位,支柱地位更加突显,支撑现代化新重庆跑出“ 加速度”。
截至 2023 年末,重庆金融业增加值 2591 亿元,占 GDP 比重 8.6%;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 5.36 万亿、5.67 万亿元,同比增长 8.0%、9.8%;全年新增上市企业 10 家,境内 IPO 上市公司数量排名西部第 1;全市打非工作考评居全国前列,银行业不良率 1.18%、较年初下降 0.24 个百分点。
事实证明,重庆金融业 2023 年交出高分报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打开新局面。靓丽成绩单的背后,重庆做出了哪些努力?市委金融办作了专题解读,并首次抛出了“ 智融惠畅” 工程的实施路径。
以“ 智” 促转 打造富有重庆特色的数智金融平台
对于如何以“ 智” 促转,重庆的思路是,不断提升金融数字化、智慧化运行水平,加快金融领域数智化转型,实现数字金融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围绕推动融资畅通、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慢、打通信用数据“ 孤岛”,联合搭建“ 渝企金服”“ 渝快融”“ 渝普金链”“ 长江渝融通”“ 金渝网” 等数字化融资服务平台,通过归集多维度数据和服务推送,引导 50 万家企业注册使用,提供特色金融服务的产品 1340 个,累计助力 30万家中小企业获得信贷,初步奠定信用大数据赋能金融发展的基础。目前,按照市委“ 三个一批”要求,正在推动数智化金融运行体系立柱架梁,迭代升级“ 经济· 地方金融综合监管” 应用,开发建设“ 经济· 数智金融服务” 应用,推进各类金融服务平台多维集成、多跨协同,谋划全市企业上市服务“ 一件事” 创新应用,最大程度激发金融对经济稳进增效的乘数效应。
此外, 重庆国家金融科技应用和金融标准化创新试点成效明显, 金融科技公司实现量增质升。如,过去 1 年新设重庆渝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电信翼金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众先安行科技有限公司 3 家金融科技公司, 加快形成以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 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中再巨灾保险管理公司等功能载体为核心的金融科技发展高地。
以“ 融” 增效 助力现代化新重庆迈出新步伐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金融“ 活” 与“ 稳” 的前提是要“ 融”,即与国家重大战略、现代化产业体系、乡村振兴等融合发展。在介绍如何以“ 融” 增效时,市委金融办指出,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是X中央、国务院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重庆肩负的重大使命。
据介绍,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谋划构建西部金融中心“ 四梁八柱”,市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情况报告,市政协六届四次常委会听取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进展情况汇报。成功在京召开金融系统座谈会,围绕 5 大核心能力、6 项目标任务、7 个重点体系形成“ 智融惠畅” 工程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统筹推动 36 项赴京对接事项和 21 家金融机构总部战略合作协议取得实效,落地一批重大政策、功能总部。成渝合作共建实现突破,挂牌运营双城信用增进公司,合力推动金融政策、项
第 1 页 共 3 页

目落地,金融机构、产权市场合作成效显著,金融股权互投规模超过 160 亿元。
服务产业体系方面,联合召开金融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会,实施支持“ 33618” 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科技型企业融资、乡村振兴等政策措施。2023 年末,制造业中长期、科技型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分别增长 24.1%、28.8%、9.8%。牵头发起重庆金融助力农村致富带头人行动计划,累计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发放贷款 27 亿元。
推进改革试点方面,加快建设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推出地方绿色金融标准 12项、特色金融产品 330 余款,绿色金融能力建设经验被写入 G20 可持续金融工作组报告、成为全国典型范例。深入推进中西部首个区域性股权市场改革创新试点,获批开展“ 专精特新” 专板、认股权综合服务等试点。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