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金融时报/2024 年/1 月/24 日/第 012 版保险聚焦
强化金融监管 保险业聚力做好五篇大文章
本报记者 孙榕
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多个司局陆续“ 发声”,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人身险、财产险、资管监管等多个领域的监管重点和发展要求,详细阐述了保险业如何聚力做好五篇大文章。
聚焦养老属性
有序推动养老保险公司转型发展
“ 围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我们支持保险机构发挥长期储蓄、长期投资和养老风险管理优势,不断扩大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差异化养老需求。 ” 金融监管总局人身险司在《奋力推动商业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 助力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一文中表示,商业保险年金已超过 6 万亿元,覆盖 9700 万人,为 11%的中青年人提供补充养老保障;专属养老保险保单件数约 74 万件,积累的养老准备金超过 106 亿元;商业养老金试点一年来,已累计开户超过 59 万个。
应对人口老龄化,人身险业如何发挥行业优势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金融监管总局人身险司提出三个发力点,一是要坚持保障功能,深入研究差异化养老需求和保险功能特点,准确把握养老保险保障内涵,坚持回归本源的基本要求,探索推出具有不同保障内容、收益模式,适合特定群体需求的养老保险产品和服务。二是要坚持长期主义,聚焦养老属性。加强积累期养老金的安全稳健管理,优化领取期养老金的年金化领取方式,为消费者提供真正的养老保障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三是要坚持普惠方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在产品设计和业务经营中,强调低门槛、易理解、安全稳健等特点,切实提高商业养老保险覆盖面。
此外,金融监管总局人身险司还透露,要有序推动养老保险公司转型发展。一方面,推动养老保险公司重塑定位,回归主业,有序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实现机构、队伍平稳转型。另一方面,引导养老保险公司建立以聚焦养老主业为导向的长期绩效考核机制,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规范经营管理,健全风险管控。此外,还要以功能性与盈利性协调发展为目标,支持养老保险公司走专业化发展道路,通过多种方式、多类业务深度参与服务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
坚守保障初心
推动财险机构转型创新
“ 研究出台财险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为行业发展指引方向。探索建立财险公司综合监管评级体系,推动财险机构转型创新。持续完善财险监管制度,引导财险业坚守保障初心、服务经济社会大局。”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奋力推进财险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文中透露出最新监管导向:要加大车险领域“ 报行合一” 检查处罚力度,开展中介市场“ 清虚、规范、提质” 专项行动;建成并上线财险产品智能检核系统,强化源头治理;打击资金运用超比例超范围、资产质量不实、不当关联交易等行为。
在支持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中,财险业如何做好五篇大文章,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表示,在科技金融方面,要完善首台(套) 、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优化保险条款费率,推动扩大保险责任,提升科技金融质效,助力解决“ 卡脖子” 关键技术。在绿色金融方面,要搭建绿色保险标准体系,建立业务统计制度,鼓励发展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低碳技术等多领域绿色保险业务;加快发展气候保险,聚焦“ 双碳” 目标,积极参与全
第 1 页 共 3 页

球气候治理;加强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领域、新需求研究,助力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在普惠金融方面,要有序推广综合性巨灾保险试点,逐步扩大地方综合性巨灾保险试点范围。优化农业保险发展环境,持续提升农险保障水平。在养老金融方面,要稳步推进城市定制型短期健康险发展,提升产品普及率和渗透度;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积极参与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在数字金融方面,要引导财险业运用现代科技加快产品的更新迭代,推动更精准的客户需求洞察、更适配的产品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