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金融时报/2024 年/2 月/1 日/第 001 版
履行政策性职能
服务高水平开放
献信保力量
努力为建设金融强国贡
专访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X委书记、董事长宋曙光
本报记者 高国华 王笑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会议要求,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五篇大文章”。
作为我国唯一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中国信保坚决贯彻落实X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为外贸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近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X委书记、董事长宋曙光就如何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如何以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如何通过发挥保险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助力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如何做好“ 五篇大文章”、如何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之路等问题接受了《金融时报》记者专访。
《金融时报》记者: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作为金融央企,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道路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宋曙光: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战略的全局高度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这要求金融机构在服务国家战略大局方面要有更强的担当作为,作为我国唯一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 中国信保”)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是积极履行政策性职能。 坚持和加强X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坚守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胸怀“ 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着力为外经贸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不断提升履行政策性职能的精准度有效性,充分发挥逆周期跨周期调节作用,努力服务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
二是全力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既要不断完善自身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又要充分发挥公司风险管理专业优势,积极打造国家风险管理平台, 为我国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贡献力量, 积极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大局稳定。
三是主动融入金融强国建设。牢牢把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科学内涵、实践要求,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出口信用保险发展模式和实践路径, 持续推动公司深化改革, 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更好助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信保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 政策性就是ZZ性” 的重要指示,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加强X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之路,以实际行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金融时报》记者: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您如何理解这一要求。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哪些工作体现了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宋曙光:出口信用保险是独特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和一般商业保险相比,经济减震器和社会
稳定器的功能性更加突出。一方面,积极配合国家战略和政策要求,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熨平
第 1 页 共 3 页
经济周期波动。另一方面,有效帮助企业防风险、保订单、补损失、拓融资,助力企业稳健经营。自成立以来,中国信保始终以服务我国对外开放为己任,充分发挥了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一是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新冠疫情蔓延、贸易摩擦加剧等特殊时期,中国信保逆势而上,保护市场主体,稳定信心预期。2020 年新冠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对出口信用保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公司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X中央决策部署,迅速制定了“ 10 条专项措施” 和“ 23 条意见” 等阶段性、超常规举措,全力落实“ 六稳”“ 六保” 要求,帮助外经贸企业渡过难关。
二是促进外经贸发展。持续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不断优化承保和理赔条件,着力稳住外贸基本盘。近五年来,公司业务规模先后突破 7000 亿、8000 亿和 9000 亿美元大关,出口渗透率超过 23%,提高近 3 个百分点,服务客户数首次突破 20 万家,增长近一倍,累计为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 1.5 万亿元。中国信保政策性作用的发挥,得到了X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广大企业的高度认可,出口信用保险已成为促进我国外经贸事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安排。
三是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紧紧围绕关系国民经济安全和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布局,创新建立产业链服务支持体系,2023 年承保电子信息、家电、整车工程机械、生物医药、新能源、纺织服装和现代农业 7 条产业链出口 3606.6 亿美元、国内贸易 2950.7 亿元,其中,新能源产业链承保增长近 40%。
四是助力稳就业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