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青岛日报/2024 年/2 月/8 日/第 008 版金融街
绿色信贷余额超 4300 亿元 同比增长超 27%
青岛奋笔写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傅军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五篇大文章”,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是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低碳的新型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奋笔写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正在成为青岛金融机构的共同行动。
从金融监管机构推动绿色金融政策在青岛落地落实,到各家商业银行积极响应,青岛金融业
向“ 绿” 而行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所提供的新产品、新服务层出不穷。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青岛监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末,辖区绿色信贷余额 4386.6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持续提高,达 14.6%;同比增速为 27.1%,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15.4 个百分点,绿色金融“ 活水” 为服务青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推动绿色金融政策落地落实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青岛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发挥青岛作为全国首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的优势,推动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推动绿色金融政策在青岛落地落实。
2023 年,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青岛监管局印发了支持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从健全科技金融生态、发展现代金融服务、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等八个方面细化
26 项措施,助力金融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建立“ 一把手” 负责机制,坚
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保障金融服务质效。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青岛监管局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完成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总结评估、 “ 十四五”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建设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等工作。参与起草并推动地方政府印发《青岛市碳金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 年)》。明确到 2025 年底,争取绿色贷款余额突破 6000 亿元;建立完善碳金融项目库,定期向金融机构推送。依托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为金融机构提供绿色企业、项目画像,解决识别衔接问题。建立碳普惠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设立碳金融事业部、专营机构;拓宽碳金融融资渠道。推动银行优化完善信贷政策,加大绿色低碳领域信贷投放。构建多场景的绿色保险产品体系,探索差异化的保险费率机制。探索推行绿色建筑性能保险、海洋碳汇保险。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青岛监管局还推动银行保险机构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推动机构成立支持黄河流域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引导机构围绕黄河流域水利薄弱环节治理和重大项目积极向总行沟通汇报,与政府部门共建重大项目融资协调推进机制,动态系统梳理水利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港口建设等 6 大领域 33 个重点项目清单。
金融“ 碳” 新路
在政府、监管部门的力促下,青岛金融机构探索绿色金融的步伐越走越快,坚定而有力。
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大力支持符合绿色理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助力打造
第 1 页 共 2 页
绿色低碳发展的 “ 青岛样板”。 在 “ 双碳” 目标引领下, 2023 年青岛中行绿色金融贷款增速超 80%,列同业首位,金融“ 碳” 新路,让经济发展与绿色低碳“ 美美与共”。
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强化重点行业政策研究,着力创新绿色金融经营理念、管理机制、业务模式、产品服务,加大绿色贷款投放,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累计建立企业金融碳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