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农村金融时报/2024 年/2 月/26 日/第 A02 版要闻
中小银行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应注重“ 小而美”
本报编辑部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 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预见,这将会成为银行业下阶段的重点工作之一。
随着国内首个数字普惠领域金融行业标准在去年出台,银行业金融机构以数字化模式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更加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但由于行业标准主要由大型银行和数字技术实力较强的股份制银行起草,因此对中小银行并不具备普适性。而中小银行作为服务县域和农村的主力军,理应担起共同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职责。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大型银行在打造数字平台、推广特色产品及完善智能风控等方面已打好坚实“ 地基”,自家“ 明星” 产品也已在全国范围内投入使用多年,并随着时代发展需要动态优化。对于大型银行来说,下阶段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应注重将工作重心向数字化赋能农村地区“ 供应链” 业务倾斜,挖掘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组成的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与此同时,做好农村地区数字风险防控,构建覆盖农村地区全客户、全产品、全过程、全渠道的风险防控体系。
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则不能一味照搬照抄大型银行的发展轨迹,更应注重“ 小而美”,坚守“ 数字化是为了更好服务县域和支农支小” 这一核心思想,不断加快和深化自身数字化转型,助推数字普惠金融尤其是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首先,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小银行拓展的优势所在。中小银行应优化县域乃至村域数字金融服务,对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