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上海证券报/2024 年/5 月/27 日/第 002 版要闻
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韩国强: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
高标准全力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记者 马慜
日均资金交易量超 5000 万笔,线上渠道交易量实时跳动,存贷款规模持续走高⋯⋯走进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智慧数据监测中心,上海证券报记者看到,各个银行网点和渠道的交易量、响应时间、成功率一目了然,资金交易正在平稳运行。这里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一隅,每一笔投资、每一笔交易,都见证着这座城市的“ 新脉动”。
近日,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X委书记、行长韩国强接受记者专访,围绕“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这一话题提出独到见解。
通江达海
立足资源禀赋一马当先
谈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去年 11 月份到任农行上海市分行行长的韩国强有着诸多感悟。在他看来,上海这座城市具有强大的金融基因,发展金融具有独特的禀赋优势。
“ 上海通江达海,开埠以来一直是中国最早的商贸与制造业中心。上海拥有 15 家金融要素市场,是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完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上海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到 1771 家,国际型、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在不断增长⋯⋯” 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成就,韩国强如数家珍。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何以体现?韩国强用“ 四个一” 精简概括。他表示,这体现在一脉相承的金融基因、一以贯之的战略擘画、一马当先的市场能级,以及一往无前的创新实践,“ 四个一” 缺一不可。
韩国强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改革开放相伴而生,并从中汲取不竭的发展动力,业务创新、模式创新、组织创新、业态创新接连不断。近年来,原油期货、玉兰债等国际化金融产品不断涌现,自由贸易账户不断拓展,高水平开放试点效应不断扩大,临港新型金融方兴未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持续提高。
积厚成势
构建对外开放新高地
其时已至,其势已成。眼下,全球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新兴经济体纷纷加大国际金
融中心建设推进力度,上海面临的国际竞争虽然日趋激烈,但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绝佳机遇。
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需进一步补齐发展短板。韩国强坦言,上海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级、实现“ 金融—科技—产业” 良性循环、提升国际化程度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要聚焦上海“ 五个中心” 功能定位的关键交叉点、联动点,加强资源整合和一体化推进,促进“ 五个中心” 协同发展、互相赋能。通过高质量做好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