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金融时报/2025 年/3 月/17 日/第 001 版
践行征信为民 走好中国特色现代征信之路
访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X委书记陈建华
本报记者 马梅若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而征信和动产融资服务体系是信贷市场不可或缺的金融基础设施。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作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 征信系统”)、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和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三大系统的运管主体,如何开展中国特色征信和动产融资服务、支持央行履职?如何赋能个人和企业信息主体,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助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X委书记陈建华接受了《金融时报》记者专访。
《金融时报》记者:征信中心已经走过了 20 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征信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征信中心是如何建立起全球数据规模领先的公共征信系统,开拓中国特色征信之路的?
陈建华:征信中心的发展之路就是一部中国征信体系的发展史。2004 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示,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贯彻落实X中央、国务院关于征信系统建设的部署,银行信贷征信服务中心应运而生,是征信中心的前身。2006 年,征信中心依法注册为中国人民银行直属事业法人单位,专门负责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征信中心始终践行“ 征信为民” 理念,做好征信和动产融资服务,为防范金融风险、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经过 20 多年的建设发展,征信系统已成为全球数据规模领先、服务覆盖面最广的公共征信系统,是我国征信服务体系的基石。2006 年,企业征信系统和个人征信系统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基础上,先后实现全国联网,实现了我国信贷信息的集中统一共享,这是我国征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2013 年颁布实施的《征信业管理条例》赋予征信系统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法律地位。2020 年,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二代征信系统成功上线,全面升级数据、应用和技术架构,服务能力提升近 20 倍。截至目前,征信系统累计收录自然人数、企业及其他组织数分别突破 11.6 亿和 1.4 亿。
为支持中小企业动产融资,征信中心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依法建立了动产融资服务系统。
2007 年, 《物权法》赋予了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质押登记职责,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于当年
10 月建成上线;2009 年,融资租赁登记公示系统上线服务。2013 年,两个系统合并为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实现多种动产担保物权的登记与查询服务。 《民法典》实施后,根据国务院部署,2021 年起,登记系统提供全国动产和权利担保的统一登记和查询。截至目前,登记系统累计发生登记 4600 余万笔,累计发生查询 2.7 亿笔,对支持普惠金融、优化营商环境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