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纪检监察报/2025 年/3 月/3 日/第 007 版新作为
时时放心不下 事事紧抓不放
记重庆市万州区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陈秋同
本报通讯员 柯琳
“ 大家一定不要用大功率电器或火盆取暖,防止火灾事故和一氧化碳中毒。” “ 两名留置对象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驻点医生要定期检查健康状况。”
……
春节期间,重庆市万州区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陈秋同来到办案场所,再次排查重点区域、 重点环节的安全隐患, 检查录音录像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查看留置对象的健康检查记录⋯⋯从事案件监督管理工作 6 年的他,总是这样时时放心不下。
2015 年 8 月,陈秋同从万州区司法局调入区纪委,成为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他先后在办公室、组织部、案件监督管理室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兢兢业业、担当作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心、事事紧抓不放的紧迫感,为纪检监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他先后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022 年 9 月,受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嘉奖。
“ 红脸出汗”,点名道姓通报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具体问题
“ 纪检监察机关是X的‘ 纪律部队’ ,纪检监察干部行使纪检监察权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制约,案件监督管理部门承担着对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全过程监督管理的重要使命,一定要充分履行职责,以高质量的案管工作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 ” 虽然没有在执纪执法一线,陈秋同却深知自己岗位的重要性。
万州区纪委监委每个月的工作例会都让各纪检监察室负责人紧张不已,因为会上陈秋同会通报当月的办案安全工作监督检查情况。他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直接指出发现的具体问题,对责任人点名道姓通报,存在相关问题的责任人会后还会被分管领导约谈,受到批评教育。
监督的都是自己的同事,低头不见抬头见,陈秋同却丝毫不讲情面,他常说: “ 点名道姓通报问题是一种督促责任落实的方式,只有经常‘ 红脸出汗’ ,才会引起大家对安全工作的足够重视,促进执纪执法工作规范化。”
对于陈秋同的严谨认真,也曾有同事感到不理解。有一次,某纪检监察室主任因为没有将安全风险较高的谈话安排在标准谈话室,受到批评教育,事后他埋怨陈秋同:“ 这不是‘ 鸡蛋里挑骨头’ 小题大做吗?与谈话对象谈话并不是一定要在标准谈话室进行,况且使用标准谈话室审批程序复杂,你们检查得是不是太严了,反而束缚了我们的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