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23 年/3 月/6 日/第 020 版创新园区
威海高新区:力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本报特约通讯员 于淑仪
2022 年,威海高新区聚焦“ 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目标定位,靶向发力,攻坚突破,聚力引进高水平创新项目,重点打造高端化产业集群,加快汇集高能级创新平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接下来,威海高新区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牢牢把握“ 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埋头苦干大抓经济,踔厉奋发勇争一流。
2022 年,威海高新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强化科技引领,聚焦“ 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目标定位,靶向发力,攻坚突破,聚力引进高水平创新项目,重点打造高端化产业集群,加快汇集高能级创新平台,积极培育高层次人才团队,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聚力激活新动能
发展质效领先领跑
2022 年,威海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高技术转应用)产业示范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园连续两年获批国家五星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医疗器械产业园获评国家四星级产业示范基地;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在威海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观摩督导中蝉联第一、实现七连冠,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山东省 160 家开发区中稳居第一方阵,经济发展再交亮眼答卷。
着眼微观,区域经济这片大海中的每一粒水滴都在滚滚向前。威高血液净化获批山东省独角兽企业,使威海实现了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迪尚集团获评山东省“ 十强” 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入选第七届山东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名单;金猴集团等 4 家企业上榜首批“ 好品山东” 名单;卡尔电器等 5 家企业入选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光威复材获批山东省级绿色工厂;新北洋成功入围山东省第二批 DCMM 贯标试点企业名单。
“ 领头羊”“ 尖子班” 奋力突围,“ 链” 出了一条条聚势而强的产业链,挺起了威海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脊梁。这一年,威海高新区打印机产业链整机产量突破 1300 万台,总产值突破 400亿元,增长 20%以上。
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集聚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也正如雨后春笋般加速成长。2022 年末,山东省工信厅公布了首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2014 年成立的威海纽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顺利入选,为威海高新区的虎年成就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竞争激烈的“ 市场丛林” 里,是威海高新区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帮助纽普生物站稳了脚跟。按照“ 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成长一批、壮大一批” 的原则,威海高新区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库,积极助力企业进入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库、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库,并做好跟踪服务和监测指导,不断提升对各类优质中小企业服务水平,支持企业加快走好“ 专精特新” 发展之路。
2022 年,威海高新区有 504 家企业成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比增长 30%;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7 家,总数达 14 家;新获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 家,山东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5 家;新增山东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35 家,总数达 65 家;新增山东省瞪羚企业 4 家,总数达 18 家。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 31 项,完成技术合作 184 项,累计技术合同交易额 35 亿元。获批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修订出台《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新增专利授权 2397 件,同比增长 29.6%,46 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实现融资
第 1 页 共 4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5 亿元。
富士康(威海)科技园面积达 55 万平方米的厂房仅用 10 个月就建成投产,预计产能 700 万台;美国捷普新上 400 万台喷墨项目已量产;香港亿和研发的新型打印机已经量产,具备自主生产整机能力,二期 20 万平方米厂房开始施工;联想图像开始投产,与华为合作产线已经布置完成⋯⋯ 2022 年,产业大项目高歌猛进,亮点频现,项目数量、质量、建设速度均居威海市第一。
威高集团利彤生物疫苗等 4 个项目成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 五年取得突破” 重点项目现场观摩点;全年总投资 255 亿元的 208 个重点项目,新开工面积 150 万平方米,制造业项目占比达86%;18 个项目被列入山东省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120%,97 个威海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113%,年内 30 个项目实现投产。
一个个项目纷纷落子,彼此连接成势,推动产业集群做优做强,为高新区经济开辟广阔空间。
聚力汇集新资源
科技支撑强势强劲
当致力于通风装置研发生产的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成功登陆北京证券交易所,当自主研发的恒安捷激光打印机填补山东本土缺少激光打印自主品牌的空白,当可以实时采集产品生产进度等数据信息的空中吊挂流水线出现在三阳服饰的生产车间⋯⋯这些成绩不禁让人由衷感叹:科技自立自强可以让企业焕发勃勃生机。
自主创新离不开有效载体和平台。为做强主体、进一步激活创新动能,2022 年,威海高新区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布局建设各级各类创新平台,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高技术转化应用) ,让威海高新区成为同时拥有医疗器械、电子信息、高技术转化应用等 3 个国家级产业基地的开发区;威海先进医用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山东省实验室正式落户,为医疗器械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华田智能装备孵化器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总数达 9 家。
当下,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加速融入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电子信息、时尚设计制造、新材料、智能装备五大产业集群,数字经济正迸发旺盛活力。蓝海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克莱特风机获批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神舟研究院获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山东省服装产业数字化制造业创新中心被列入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名单;光威复材牵头组建的海洋工程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中心等 3 家中心获批山东省创新中心; 光威户外等 2 家企业入选山东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创新平台加速集聚,企业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正不断提升。2022 年,威海高新区新增山东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14 家, 山东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1 家、 总数达 9 家, 7 家威海市级重点实验室、总数达 17 家,4 家威海市“ 一企一技术” 研发中心、总数 41 家,10 家威海市级工业设计中心。
2022 年 10 月,威海市 22 家金融机构、基金公司负责人来到生产一线,参加“ 银行行长走基层” 暨投贷联动对接会,与威海高新区 21 家企业家代表面对面交流,现场感受企业发展之困之盼,找到适合的金融方案。
从企业上门找金融机构贷款,到金融机构一把手上门推介,正是威海高新区不断提升金融服
务效能,使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地滴灌科技创新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