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鹤壁日报/2023 年/7 月/21 日/第 001 版
“ 三个转变” 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
——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纪实
本报记者 原昆鹏 通讯员 辛翔
“ 海骊镁合金轻量化装备产业园落户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只用了 1 年时间就进入试生产阶段,速度如此之快,离不开开发区良好的营商环境。项目投产后有助于拉长鹤壁镁基新材料产业链条,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7 月 17 日,青岛少海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少海汇创始合伙人李丕说。
优化营商环境的本质,在于锲而不舍地推进改革。近年来,开发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 主阵地”、项目建设的“ 主战场”、改革创新的“ 主力军”,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事关全区发展大局的重中之重。今年年初,该区在全省率先完成机构改革,挂牌成立区行政审批局,标志着该区深化“ 放管服效” 改革驶入了快车道。
从“ 管理好” 向“ 服务好” 转变
7 月 17 日上午,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色列理工学院教授丹谢赫特曼一行到海骊镁合金轻量化装备产业园实地考察时,对企业一流的设备和干净环保的生产车间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鹤壁非常漂亮、非常宜居,金属镁产业优势突出、产品丰富,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开发区通过不断优化机制建设和工作
方式,倾听企业诉求、解决企业困难、增强企业信心。
扛牢“ 管” 职责、提升“ 服” 成效,开发区坚持将“ 店小二” 理念融入血脉,将“ 主动服务”送到企业门前。该区在全省功能区中率先开辟“ 万人助万企” 专窗,搭建政企沟通平台,拓宽企业问题反馈渠道;实行“ 干部包联+实体窗口” 联动机制,政企协同、精准聚焦,有的放矢为企业提供业务咨询、问题转办服务,建立了企业“ 吹哨”、部门“ 接招”、专窗“ 销号” 的反馈处理机制,着力破解企业运行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形成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的完整责任链条。
今年年初以来,通过“ 万人助万企” 工作机制,开发区对 2768 家企业进行了分包走访,累计收集企业诉求 61 个,推进化解 61 个,问题化解率 100%;开展“ 营商环境服务日” 活动 21 期,服务项目 30 项;开展产融对接 10 场、产销对接 5 场、产学研对接 6 场、用工对接 10 场;印制“ 万人助万企” 政策汇编 500 余本,涵盖科技、财政、工信、人才等 10 类 86 项惠企政策,通过服务管家向企业发放。
由“ 物理集中” 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