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惠州日报/2025 年/2 月/14 日/第 003 版要闻
2024 年仲恺高新区 GDP1071.75 亿元比增 4%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打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惠州日报记者 刘乙端 通讯员 张曼平 黄希婕
新岁序开,共赴新程。2 月 13 日,仲恺高新区召开 2025 年度工作会议,总结成绩,展望未来。回望 2024 年,仲恺高新区在前一年度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基础上,以攀登者的姿态向前,强创新、兴产业、优治理、促振兴,在爬坡过坎中奋勇前行,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071.75 亿元,比增 4.0%。
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作为惠州经济发展的“ 主战场”,今年,仲恺高新区将坚定信心、勇挑大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谱写千亿高新区发展新篇章。
回顾去年成绩
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助企业稳增长
入选全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电子信息)被评为全国 12 家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的基地之一、在全省首创“ 先代偿后补偿” 政银担风险补偿金⋯⋯回望 2024 年,仲恺高新区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助企业、稳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稳中有进。
谋与干
产业发展根基持续厚植
初春时节,仲恺高新区处处涌动着建设热潮,走进潼湖生态智慧区的宇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和高分子材料项目现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映入眼帘。该项目专注于商业储能产品、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以及高分子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预计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 40亿元,未来将被打造成宇豪科技总部基地。
项目的纷至沓来,正是仲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发展理念的生动注脚。近年来,仲恺在“ 攀高” 求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以项目之“ 进” 谋发展之势,聚焦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能源电子三大支柱产业,推动了一大批优质项目落地建设。
循着时间轴回望,2024 年,仲恺高新区在项目建设方面交出了多张亮眼成绩单:全区获批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土地挂牌交易宗数分别居全市第一、第二,中通、朗峰等 573 宗项目顺利落地,宇豪新能源、砺剑新材料等 28 宗项目动工建设,德赛矽镨、广东华电等 53 宗项目竣工投产,75宗省市重点项目超额完成进度。
这一年,园区建设提质增效,潼湖生态智慧区发展新动能强劲,规上企业产值增长 13.1%;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发展逆势上扬,规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东江科技园产业层级稳步提升,规上工业增加值率达 22.7%;惠南科技园工业发展量质齐升,规上工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9%和 35%。
在主导产业加速集聚攀高逐新的同时,仲恺高新区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瞄准人工智能、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领域,突破关键技术、引进培育重点企业。打造低空经济制造基地和数据服务基地,培育“ 低空+数据” 产业链。
高与新
助力“ 专精特新” 企业拔节生长
第 1 页 共 4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高企存量突破 1100 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认定数和存量、数字化转型企业总量和转化率均居全市第一;R&D 占 GDP 比重达 8.31%,为全市水平 2.7 倍;科技服务业营收居全市第一,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完成率连续 3 年居全省高新区第一;科技金融工作获评省级典型案例⋯⋯ 2024 年,靓丽的数据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奏响着仲恺高新区又“ 高” 又“ 新” 的发展强音。
“ 科技之花” 是绚烂的,但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还需结出“ 产业之果”。2024 年,仲恺成功举办了 5 场“ 仲恺金种子” 投融资项目路演活动,搭建本地优质企业与各类股权投资机构、链主企业技术及采购的沟通渠道,大元硬碳(惠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众多创新型企业借此展示核心产品,吸引投资目光。
这是仲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体现。作为科技的集聚地,仲恺高新区通过打造全链条式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搭建创新积分制科技金融应用平台、全省首创设立“ 先代偿后补偿” 风险补偿金等一揽子举措,助推高新区创新主体快速发展。为更好地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不精准、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仲恺去年正式出台《仲恺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措施》 ,进一步优化科技金融政策供给。
通过集中资源要素、搭建技术平台,仲恺高新区一批“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正在拔节生长,迸发出蓬勃生机,为现代化产业体系“ 强基”“ 搭梁”。
闯与创
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