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国际商报/2025 年/3 月/7 日/第 006 版2025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国家级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做时代“弄潮儿” 迈向高
质量发展新征程
本报记者 许霞 徐明
春风轻拂,万物蓬勃生长。在国家级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热潮汹涌澎湃。
和煦的阳光倾洒进安徽智能软件园三期,玻璃幕墙映射出斑驳光影,忙碌的工人们正在为项
目的最后交付争分夺秒。
跨境电商监管仓内,工作人员正在娴熟地分拣、打包货物,一件件商品即将通过国际物流,
发往世界各地。
步入中国环境谷,企业科研人员正在全神贯注地对设备进行研发、调试,为打造国家级战略
性新兴产业集群贡献智慧与力量。
合肥蜀山经开区于 2021 年 6 月晋升为国家级,是“十三五”以来安徽省唯一成功荣升为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合肥蜀山经开区大力发展环境科技、数字经济、跨境电商、建筑业总部等新经济新业态,积极发展人工智能、空天经济等未来产业,产业地标愈加鲜明,发展动能愈加强劲,亩均效益连续两年领跑安徽国家级经开区。在商务部公布的 2023 年度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中,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排名在全国 229 家国家级经开区中升至第 125 位。
能获得这样的成绩,合肥蜀山经开区有哪些“绝招”?
聚合创新力 走好开放路 锻造魅力城
纵览合肥蜀山经开区近年来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创新发展有高度,对外开放有力度,
城市建设有温度!
多维赋能
激活新质生产力“强引擎”
中国环境谷和数字新园区是合肥蜀山经开区最闪耀的产业地标,也是园区最具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活力的两大产业板块。基于这两大板块,合肥蜀山经开区持续完善提升产业平台,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丰富应用场景,强化政策支撑,培育创新主体,不断激活新质生产力“强引擎”。
先将视线投向中国环境谷。自建设以来,中国环境谷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集聚阳光电源(零碳基地)、龙源电力、中贝新能源、湖南力合、蓝盾光电等上市企业 27 家,节能环保产业细分领域重点企业 400 余家, 连续 5 年产值增量超 100 亿元; 已发布多项地方或团体标准, 获评 “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安徽省首批省级新型储能未来产业先导区” 。
中国环境谷所取得的发展成效,离不开科技创新,而产学研合作则是其中重要一环。为发挥辖区企业细分领域技术优势,合肥蜀山经开区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于 2024年创新提出院企共同设立“联合创新发展部”的概念,采取研究院和企业高层次人才互聘机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展“项目制”攻关研发。首批参与的 6 家谷内企业在战略合作协议框架下已启动 5 项委托任务,签订横向合同金额已近 1300 万元。
“院企合作的新模式让我们受益良多,技术方面可以共享科研资源和信息,大大加快了研发速度。依托环境研究院资源优势,我们的产品也多了在新领域、新市场上亮相的机会。 ”安徽岑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俊峰透露,由岑锋科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环境研究院共同申报的“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项目”已荣获 2024 年第三届中国光电仪器品牌“金燧奖” 。
有了创新成果,还要有应用场景。近年来,合肥蜀山经开区外引内联、搭建平台,连续 3 年
第 1 页 共 6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举办院士峰会、巢湖治理峰会等高端峰会,让企业家同院士面对面交流,推动环境谷技术优先参与巢湖重点流域治理。此外,园区还举办了含氟废水治理、餐饮油烟治理、水流域生态应急处置等一系列场景应用对接会,先后组织近百家谷内企业“走出去”开展供需对接,已促成项目合同总额近 1.6 亿元。
在数字经济领域,合肥蜀山经开区同样发展动能强劲。作为安徽省大数据产业联盟秘书处和永久会址的所在地以及合肥市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试验区核心区,合肥蜀山经开区先后建设了安徽智能软件园一期、二期并投入使用,杭州分园、北京分园挂牌成立,通过开展人员驻点招商、项目异地孵化等方式,吸引了众多初创公司和优质项目落地。软件产业上下游企业超 300 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 177 家,市级大数据企业 156 家,省级大数据企业 96 家,年营收超 200 亿元。
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有效赋能千行百业。围绕产业数字化,合肥蜀山经开区支持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实施“数字+零售” “数字+建筑”等行动,老乡鸡数字化转型做法在安徽省作经验交流。 经开区与安徽软件行业龙头企业科大国创合作成立安徽智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创新成立 “奇点未来社” ,以市场化方式带动生态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成功打造了水链、车链等智能软件行业生态链,以及智能微电网等智软产品。
中国环境谷、数字新园区加速崛起,也离不开合肥蜀山经开区在政策、金融等方面的坚实支撑。 《蜀山区支持科技创新十条政策措施》拿出 5000 多万元撬动 5 亿元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规模 120 亿元的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母基金顺利落户,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了充足 “养分” 。
各类要素的加速汇聚,有效激活经营主体的“创新基因” 。2024 年,合肥蜀山经开区共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479 家;新增 2 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总数达 8 家;截至目前已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17 个。中水三立的智能测控一体化闸门(农渠)和安徽天德智能装备的数字化水稻育秧播种成套装备成功入选安徽省国内先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跨境出海
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
一手抓创新,一手抓开放。自 2020 年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以来,作为合肥片区蜀山区块整体所在地,合肥蜀山经开区抓住开放红利,加速发展跨境电商业务,提升经济外向度,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让门外的风景越来越美。
合肥蜀山经开区是安徽省发展跨境电商的先行区,也是合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依托安徽(蜀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载体,合肥蜀山经开区大力引进跨境电商企业,已集聚梵海集团、布诺太阳能、尚瑞科技等跨境电商进出口重点企业超 300 家,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生态集群。
产业加速集聚,源于合肥蜀山经开区持续构建跨境电商服务生态。其中,安徽跨境电商创新服务中心就像企业的贴心管家,将入驻的企业分为初创、成长、成熟三个阶段,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来到安徽跨境电商创新服务中心一楼展示大厅,一块偌大的电子大屏引人驻足。大屏上,出口国家订单量分布图、累计出口金额、累计出口单量、电商企业报关年度统计等数据,通过图表的形式出现在中心可视化平台上。 “我们开发了跨境电子商务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可为入驻企业提供线上培训、跨境支付、国际物流、通关、法律等全方位服务,满足跨境电商产业链各环节的综合需求。 ”安徽省跨境电商创新服务中心主任孙伟介绍说。
不沿江,不靠海!要发展跨境电商,通道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合肥蜀山经开区下属平台子公司合肥蜀旺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金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合作, 于 2022 年开通 “合肥—阿姆斯特丹”航线,2023 年开通首趟合肥至欧洲跨境电商公路卡航。如今,蜀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已实现空、海、铁、陆跨境电商进出口全通道的业务运输模式全面贯通,同时入驻了邮
第 2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