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贵阳日报/2025 年/3 月/19 日/第 011 版高新
贵阳高新区:向“优”向“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雯文 杨蕾
营商环境是企业投资兴业的土壤,科技创新则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围绕“成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深化‘放管服’改革示范区”的总目标,贵阳高新区坚守“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牢牢把握“高” “新”发展定位和首要职责,瞄准产业、科技、人才三大主攻方向,抓好园区建设、体制机制、项目管理、营商环境四大基础工程,以深化高新区“五优”(优体制、优规划、优建设、优招商、优服务)改革为牵引,聚力全区资源向“优”向“新” ,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加快聚集创新要素,全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聚力创新要素汇集
赋能成果转化
伴随着机器轰鸣声,一件件实验物料被有序烘干、打散、粉磨,这是记者 3 月 12 日在贵州深碳科技有限公司与贵阳高新区企业贵州绿色产业技术研究院携手打造的低碳固碳建材中试基地看到的生产场景。
基地占地 3000 余平方米,于去年底建成,建有一条年处理能力 1 万吨低碳固碳建材中试生产线,并搭建了功能完备的实验室,具备产品水分、细度、密度、比表面积等检测能力,目前已成功开展黄磷渣、赤泥和磷石膏等多种固废物料的试处理及低碳固碳建材产品试生产,具备规模化中试生产能力,并面向全省企业、高校院所等单位提供代加工、代生产等市场化服务。
贵州绿色产业技术研究院是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南方科技大学共建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也是我省首家企业化自主运营管理的省级独立法人事业单位。 “除中试基地外,该院在引进项目、搭建研发平台、攻坚科研任务、服务企业及申报知识产权等方面均取得部分成果,其中储备项目 68项,成功落地 12 项,孵化 8 家科技型企业。成功搭建贵州智能制造技术研发平台、贵州现代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平台、贵州‘双碳’技术研发平台,打造绿色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贵州节水技术创新中心。 ”贵州绿色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胡圣伊凡说,该院还引进 3 项院士团队领衔项目、2项国家杰青人才团队主导项目,斩获 2 项省科技厅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申报省科技厅 2025 年度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3 项,申请专利 30 项,已有 9 项专利获得授权。
在贵州科学城科技创新园,像绿产院这样开展产学研合作、成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机构还有很多。作为全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创业”的主战场、主阵地,园区汇集了众多创新要素,各要素相互碰撞激发出强大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为区域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这里有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瓮福技术研究院中低品位磷矿及其共伴生资源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属研究中心——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研究中心、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