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邮电/2025 年/5 月/8 日/第 008 版工信新闻
国家高新区“ 攀高逐新” 实现开门红
本报记者 闫岩
开局即冲刺,奋进正当时。
在江苏江阴高新区,江阴捷芯电子经过改造的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地为晶圆
“ 做体检”,生产效率提升 3 至 4 倍,晶圆检测也实现了零误差;
在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永真磁材、安泰北方等龙头企业满负荷生产,AI 大模型质检机器人昼夜不息,误差率骤降 80%,稀土永磁产品源源不断供应全球市场;
在西安高新区,从闪存芯片到新能源汽车整车,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车间灯火通明,自动化
生产线 24 小时作业忙生产;
在陕西咸阳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链重要的强链补链项目“ G8.5+基板玻璃” 生产线点火投产,国产高世代基板玻璃产业规模再扩大⋯⋯
2025 年一季度,各地高新区全面进入“ 满电” 状态,奋力冲刺“ 开门红”,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创新举措密集落地【更 多写作资料+微信:】
新赛道加快布局
创新是高新区发展的基因。一季度,国家高新区创新布局持续提速,重大政策、平台、机制
创新频频涌现,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壮大提供了坚实支撑。
新赛道布局加快,前沿领域创新引领。随着《国家高新区新赛道培育行动方案》印发,各国家高新区积极加强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攻关,强化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推出首发产品,拓展应用场景。
西安、江苏常州、南昌等高新区聚焦光子、空天动力、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因地
制宜探索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集群。
重庆、包头、山东青岛等国家高新区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稀土新材料、绿色能源,推
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打造新兴产业集聚新高地。
创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制度供给精准高效。各地高新区加快政策创新,推动“ 承诺制审批” “ 用地清单制”“ 标准地供应” 等改革,完善“ 先使用后付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机制,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持体系。
成都高新区出台《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1 亿元算力券、1 亿元模型扶持资金、1 亿元场景专项资金精准支持企业创新;
青岛高新区发布“ 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系列政策,高标准引导创新资源集聚。产业创新成效持续显现
新质生产力加快壮大
一季度,国家高新区新质生产力加快集聚,产业链、创新链加速融合,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涌流。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原创成果不断涌现。高新区成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的重要策源地,
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多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