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云南日报/2025 年/1 月/9 日/第 008 版科教卫生
省科技厅统筹协调配置创新力量、资源要素和人才队伍开展联合攻关——
科技力量守护滇池水清景美
本报记者 季征 通讯员 黄晴
“ 无人机+声纹图谱识别+高清摄像机”,在滇池周边,研究人员通过 AI 智慧鸟类多元观测系统长期监测鸟类群落变化。目前,高清摄像机在滇池周边已经识别到了骨顶鸡、绿头鸭等 17 种水鸟。作为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 人工+智能生态” 系统观测的一部分,AI 智慧鸟类多元观测系统大大提升了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为评估湿地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水平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近年来,省科技厅围绕滇池保护治理,统筹协调配置科技创新力量、资源要素和人才队伍开
展联合攻关,用科技力量守护好高原湖泊。
统筹力量 协同攻关
滇池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有“ 高原明珠” 之称。从水系构成看,滇池流域面积为 2920平方公里,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地处长江、珠江和红河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注入滇池的大小河流共有 20 余条,是重要的生态系统。
针对滇池保护治理重大科技需求,我省统筹省内外科技创新力量,共同开展攻关。省科技厅会同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和部门,研究分析云南高原湖泊生态修复、生境退变风险预警、重点入湖河道水质改善、水生态系统演变、水环境治理等方面的重大科技需求和治理难点、堵点,积极落实促成云南省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关于高原湖泊治理的科技合作。
2024 年 4 月,云南省政府与清华大学签订生态环境科技合作协议,共同开展以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绿色高质量发展为重点的理论研究、科技攻关及关键技术研发,形成符合云南实际的生态环境保护“ 原理突破—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及产业化推广” 创新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