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科技日报/2025 年/7 月/7 日/第 005 版特刊
回归学术本源 注重提升实效
中国科协年会以崭新面貌亮相
本报记者 代小佩
自北向南,永定河引水渠静静流淌,坐落在河流西岸的中国科技会堂,人头攒动,创新潮涌。
7 月 6 日,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以下简称“ 年会”)主论坛在北京拉开帷幕。今年年会主题为“ 示踪科技前沿 助力创新发展”,由 1 场主论坛、98 场专题论坛以及 4 场平行论坛组成,会期长达 1 个月。
今年,年会以崭新面貌亮相,旨在强化服务国家战略导向、全面回归学术本源。
持续深化改革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杨书宣介绍,第二十七届年会持续深化“ 跨界高端、瘦身健体、节能降耗、提高成效” 改革。
这是一次体制机制的创新。
杨书宣说,本届年会变革了议题征集机制。中国科协组织近 70 家全国学会,会同其他单位,围绕国家“ 十五五” 规划涉及的重大科技领域,推荐了近 260 个议题,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凝聚科技工作者共识。
今年,年会还首次启动了非共识议题征集活动,动员 98 场专题论坛的与会者围绕研讨主题,提出涉及研究方法与工具变革、数据解释或应用方向变化等方面的非共识议题。
这是一次学术本源的回归。
年会完善了学术把关机制。今年,权威专家牵头组建各专题论坛的学术委员会,审核活动方
案,对“ 谁来讲、讲什么、谁来听” 提出要求。
此外,年会还健全了学术交流机制。 “ 在结构上,年会既有主旨报告、专题报告,也有自由交流、集中讨论;在形式上,既有现场墙报展示,也有线上科普拓展。 ” 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素介绍。
这是一次成果导向的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