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珠海特区报/2025 年/7 月/10 日/第 006 版专题
开创科协事业新局面

服务珠海高质量发展
佘映薇
在珠海经济特区 45 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科技始终是推动城市腾飞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7 月 10 日, 珠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 总结市科协 “ 七大” 以来的工作成果,部署未来五年的重点任务,引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珠海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会员享受 50万+最新公文资料,日日更新
回望过去几年,市科协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切实履行“ 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X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 的职责定位,团结引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服务国家战略、赋能珠海高质量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等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服务大局 科技激活特区发展引擎
“ 原来珠海有这么多高精尖科技产品,现在的新科技新发明太厉害了!” 2024 年 11 月,2024 “ 珠海市科技科普 show” 活动在珠海市民服务中心举行,创新运用“ 科普+展览+互动” 的多元形式,连续一个月的活动吸引了近 10 万名群众到访参观,在全市掀起了一股“ 科普热”。
“ AI+生命健康” 创新联盟合作签约,217 家科技企业、医疗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参展,近 30 万名市民观展⋯⋯今年 3 月在珠海市民服务中心举行的 2025“ AI+生命健康” 应用场景创新展示对接活动,市民参与规模更大,活动更加丰富。
值得关注的是,通过该展示平台,活动促成珠海市丹田亿泰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珠海城
市职业学院共同研发生产的电动小汽车出口,企业与以色列客商签订了 500 多万元出口订单。
这是市科协推动科技成果惠及产业升级,助力公众提升科学素养的创新答案。市科协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将科技人才与创新资源精准导入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落地、开花结果。
筑巢引凤,助力湾区腾飞。市科协主动作为,成功推动中国科协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
基地落户横琴,推动国家级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将其粤港澳大湾区办事处落户珠海。2023 年
3 月,20 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到珠海,进行 3 天国情调研活动,为科技企业出谋划策,将国家级资源“ 活水” 精准导入珠海产业发展版图。
珠澳情深,共绘科创蓝图。依托粤港澳协同创新优势,市科协积极搭建平台,聘任港澳委员和智库专家,频繁组织两地科技社团互访交流,依托所属学会开展专业资格互认、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与品质工程技术人员专业资格互认工作。市科协联合市教育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连续六年开展人工智能大赛暨粤港澳机器人大赛,赛事广泛辐射周边湾区城市及贵州遵义市,激发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热情。珠澳科普游、网球科技嘉年华等品牌活动精彩纷呈,深化了三地青少年与科技工作者的交流。
“ 科创+科普” 融合,点燃产业创新引擎。市科协举办了 30 多期技术创新方法培训班,培训科研人员 1500 多人次,为珠海科技企业“ 充电” 加油;打造“ G20 科技企业项目对接会”“ 湾区创新直通车” 科技服务品牌,建成了 13 个海智工作站、59 个学会科技服务站,精准服务预制菜装备、海洋科技等珠海特色产业。这些科技服务站如同毛细血管般深入产业一线,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诊断、成果转化等精准服务。
科技惠农,赋能乡村振兴。“ 广东珠海白蕉海鲈鱼科技小院” 挂牌成立,科技专家为特色水
第 1 页 共 4 页

产养殖提供智力支持。20 余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推广的 12 项良种良法,以及多个科技助农服务站和农村科普教育基地,实实在在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