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天津日报/2025 年/7 月/28 日/第 001 版
聚智兴津
科创未来
——市科协服务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记者 胡萌伟
从一张职称评审表的“ 破冰” 改革,到 20 家科技小院的“ 遍地开花”;从科技智库报告里的“ 天津方案”,到球幕影院中的“ 宇宙奇观” ——市科协的工作轨迹,恰是我市科技创新事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科技创新如长河奔涌,科协工作似舟楫护航。市科协用一项项扎实举措,让科技工作者有舞台、让创新成果能落地、让科学精神入人心,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书写着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筑巢引凤育英才
科技工作者成长沃土日益丰厚
“ 过去民营企业技术人员评职称总像隔着一层玻璃,现在科协搭起了直通车!” 这是天津一家科技型民企工程师拿到高级职称证书时的感慨。
2020 年 5 月,在市人社局与市科协的携手推动下,全国首家服务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的社会化评审机构——天津市民营企业工程技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应运而生,一举打破了民企人才职称评审的“ 玻璃门”。
截至目前,该民企职称评委会已组织 5 次评审、开展 22 次专项服务,为 3598 名科技工作者铺就成长之路。其中 2979 人成功获评相应职称,1713 人跻身高级职称行列,让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如泉喷涌。
在广袤的津沽田野,科技小院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2022 年,天津农学院申报的
3 个科技小院获批,拉开了我市科技小院建设的大幕。短短 3 年间,20 家科技小院如雨后春笋般扎根 8 个涉农区,覆盖大田作物、海鲜水产等 18 个农业单品,形成了建设周期短、地域辐射广、区域占比高等鲜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