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科技日报/2025 年/7 月/25 日/第 003 版要闻
天津市科协:“ 活动+机制” 双轮驱动科技创新
本报记者 陈曦
7 月的天津骄阳似火,第二十四期“ 脑科学与人机交互” 天开创新沙龙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参加别的会议,结束就散场,在这里,开完会就能形成‘ 技术展示—需求对接—项目落地’ 的闭环。 ” 天津光电产业(人才)创新联盟副秘书长、曼德设计院院长郑奇深有感触地说。作为首期天开创新沙龙的参与者,他见证了其推动成果转化的全过程。
这正是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 天津市科协”)以多元服务为科技创新“ 架桥铺路”的生动实践。7 月 28 日,天津市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即将举行,主题是“ 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勇担创新使命”。从技术攻关到人才评价,从产学研对接到成果转化,天津市科协着力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在津沽大地深度融合。
科创服务:为创新全链条“ 穿针引线”
回忆起 2023 年的困境时,鲲鹏信息总经理李润泽坦言:“ 无源物联网技术前景广阔,但标准未定、路径不明,投入风险很大。” 这家曾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企业,在布局 6G 无源物联网技术时曾面临两难抉择。
关键时刻,天津市科协为企业量身定制的“ 长效帮扶+定向攻坚” 双轨方案,让李润泽豁然开朗:一方面通过“ 科创中国” 平台,促成中国电子学会与企业共建“ 天津市无源感知协同创新中心”;另一方面联合中国自动化学会,针对无人机芯片技术展开专项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