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报/2025 年/2 月/26 日/第 001 版
发展银发经济 增进老年人福祉
本报记者 闫洁 张伟涛 孙彦川
开栏的话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2024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对“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作出安排部署, 对民政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2025 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 本报推出 “ 落实报告这一年” 系列报道,围绕银发经济、农村养老、共同富裕、儿童关爱、乡村振兴等关键词,展现一年来各地民政工作成效,记录人民群众满满的获得感。
2024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一年来,各地民政部门主动谋划、积极探索,与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养老企业等携手共进,逐步扩大产品供给、培育潜力产业、优化发展环境,推动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不断将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银发经济产业园:集聚资源,提供“ 一站式” 服务
2 月 23 日一大早, 陕西银龄老年大学执行校长王兰凤来到陕西 “ 一带一路” 银发经济产业园,查看新址的施工进度。“ 我们计划 3 月开业,所以周末也不能休息,要抓紧时间赶进度。” 王兰凤说。
2024 年年底,因为看好陕西“ 一带一路” 银发经济产业园的集群效应和便利的交通条件,陕西银龄老年大学从高新区搬到了位于西安市火车站北广场的产业园。
“ 虽然迁址会导致一些学员流失,但我们对课程的内容有信心,比如专门从内蒙古请来了马头琴的非遗传承人,一定能够吸引更多老人来报名。 ” 王兰凤介绍,课程内容发布后就有不少老年人咨询开课时间。
在陕西“ 一带一路” 银发经济产业园,还有几家为老服务机构也即将开业。作为产业园的运营方,陕西银康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春雷介绍,从 2023 年 10 月启动至今,产业园一期工程的基础配套、场景打造等已基本完成,中医理疗、老年产品、文化创意、旅居酒店等企业都已入驻运营。
记者了解到,在这栋总建筑面积 6.2 万平方米的大楼里,有银龄大集市、文化娱乐中心、银龄产品文化体验中心、银发经济产业创新孵化中心、康养人才培养交流中心、银龄大学和“ 一带一路” 旅修保健中心,能够为老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