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改革报/2025 年/3 月/21 日/第 002 版要闻
政策引领下的银发经济新图景
——探访北京适老化改造样板间
本报记者 程晖
2024 年,北京 60 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突破 465 万,占总人口比例达 21.3%。面对加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牵头打出政策组合拳,以适老化改造为突破口,推动产业发展与民生保障协同发展。
在《关于加强设计服务推动适老化改造和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试行) 》(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政策驱动下,首批 9 个适老化改造多功能公共样板间日前在北京市的 7 个区落地生根。本报记者实地探访天通苑、三里河社区两处标杆项目,解码首都适老化改造的创新实践。
设计引领撬动千亿级市场
适老化改造不仅是民生工程,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2024 年,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出台的《实施方案》创新构建“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模式:对符合条件的样板间建设给予 70%
固定资产投资补助, 支持养老服务企业使用创新型、 智能型适老化产品和设备拓展养老服务场景,并推动制定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评估规范、设计规范和流程管理规范 3 项团体标准,作为现阶段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参考指南,为适老化改造设计及全过程提供规范指引。
“ 这些政策直击行业痛点。”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周燕珉教授分析,过去适老化改造存在标准缺失、供需错配等问题,样板间建设通过场景化展示,将抽象政策转化为可感知的适老化改造解决方案。
她谈道,融入社区的样板间空间设计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功能。有专门为住宅适老化改造提供的样板区域,包括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厨房、卫生间、卧室等,有大量的适老化设计细节;老人们在样板间中可以通过观看宣传视频、聆听宣讲,了解适老化设计的知识要点;更可以通过亲身体验适老化改造产品——从符合人体工学高度的厨房台面、适老家具,到卫生间助力扶手、床边起身辅助装置等安全设施——直观感受适老化设计带来的生活便利与安全保障,切实体会到适老化改造设计对提升养老生活质量的支撑作用。
目前,北京市已形成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等行业领先院校搭建的产学研联盟,带动北京康养集团、金隅天坛、今朝装饰等适老化改造相关企业,初步搭建北京市适老化改造产业联盟机制,形成全产业链布局,积极培育产业生态。
样板间的适老化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