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提拔的玄机,其实藏在这里
过年了,是一年放松的好时节。 在天寒地冷之际,亲朋好友齐聚一堂,举杯共饮、抵掌而谈、和气致祥。 说起畅叙情谊,吃饭喝酒是感情“破冰”最好的方式。 因此,也是干部加强沟通、争取提拔的有效方式。 正所谓:交杯间有信任,酒局里有乾坤。 请客吃饭喝酒,是廉政风险点之一,也是纪检对作风建设的重要监管内容。 在这里,笔者提醒,要严格执行工作期间禁酒令,严禁公款吃喝,严禁让企业老板埋单。 同时,做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当然,如果非工作时间,下班后或节假日,自掏腰包,请客吃饭,不算违规,可放心进行。 我不喜欢喝酒,平时也很少喝酒。我相信,大部分年轻人都不喜欢喝酒。因为,酒后的头疼和疲劳让人难受。 一杯高度白酒,徐徐地进入口腔,火烧般地穿过食道。 接着,脸有些烫,好像热流一股儿劲往脑袋串。 然后,人放松了,微醺了。 再往后,席上诸君如同进入虚无之境,走入真我状态。想说而不敢说的话,一句一句在觥筹交错中吐露。 双方在试探之中,找到了彼此的想法。 这就是喝酒的功能。 这就是为什么酱香型科技屹立不倒。 因为,喝酒能让双方卸下重重的盔甲,让心灵不再防备。 当然,另外一个就是,服从性测试。 在上级面前,自斟一杯,一饮而尽,告诉上级你的服从态度。 曾经听某个老板吐槽: 现在的成本是透明的。 一个项目,家家供应商价格一样,返点也一样。 最后这个项目给谁,采购方看态度。 这个态度,主要体现在供应商陪酒,陪的欢不欢,喝酒喝的猛不猛。 从喝酒态度看感情。 其实,这也是干部提拔的常见现象。 现在的年轻人,都是正儿八经考公务员进来的,学历、能力相差不大。工作态度也都还行。 一个中层职位,领导给甲也行,给乙也行。那么,领导考虑的,就不是学历、能力了。 里面的情感因素,必然起到主导作用。 所以,请客吃饭喝酒,是不能回避的进步方法。 你不做,肯定会有人做。 你不参加社交,别人参加社交,别人就占据了上级的心智。 现在XXXX持续深入推进,公务领域的用餐已经很规范。 人总是有社交需求的。 领导也有领导的社交需求。 现在的社交,一方面已从公域转向隐蔽的私域,一方面又说不上违规。如果你平时细心留意,一些人都在悄悄参加酒局。显然,他们的信息渠道要宽广多了。 所以,这就是现状。 也是未来行为指引的坐标。 在合规的范围内,喝酒必然是最能增进交流、拉近关系的最有效方式。 也是,有野心有冲劲的人,必然选择的方式。 前段时间,我写了,争取提拔是中年人的救命稻草。而酒色财气的诱惑,就是部分中年人争取提拔的多巴胺。我把现实写了出来。 有网友问我,你是不是要搞堕落? 罗素说过:参差多态是幸福之源。 古人说过: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 借此与网友商榷。